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 

兔唇的原因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03     浏览:663    

文章目录

一、兔唇的原因是什么
二、兔唇的预防有哪些
三、兔唇的辨证论治是什么


兔唇的原因是什么


1、兔唇的原因是什么


1.1、遗传因素


唇裂的患者可发现在其直糸亲属或旁糸亲属中也有类似的畸形发生,因而认为唇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糸。遗传学研究还认为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1.2、环境因素


在妊娠前三个月内,当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袭或干扰时,就可能影响胚胎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如营养缺乏、感染、物因素、物理损伤和烟酒等。


2、兔唇是什么


兔唇,医学上称为唇裂,还有一种与之相似的畸形称为腭裂,它们都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分别表现为上唇或腭部裂开。


3、兔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3.1、手术时机


一般认为单侧唇裂在三至六个月左右手术为宜,双侧唇裂则略推迟。患儿适应于手术的基本条件是:一般健康情况良好,无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及周围组织无感染。


3.2、唇裂修复的手术方法


唇裂修复手术的基本步骤为定点设计、切开、唇鼻部裂开肌肉的复位和连续性的重建以及皮肤的缝合。定点设计方法很多,不同的医疗中心以及不同的医生可根据唇裂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3.3、手术后处理


上唇部以钢丝唇弓胶布减张固定2周,以预防伤口裂开及减轻瘢痕愈合。小儿基础麻醉清醒后,双肘关节用夹板绷带固定,以免搔抓伤口及减张唇弓。唇部伤口以3%双氧水及碘伏轻轻擦拭,防止血痂覆盖而影响伤口愈合。伤口5-7天拆线。


3.4、术后序列治疗


尽管在婴幼儿期进行了唇裂的修复手术,但随着生长发育,鼻唇部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称为唇裂术后继发畸形,需要在学龄前进行进一步整形。伴有牙槽骨裂的患者需要在12岁左右进行植骨修复,继发颌骨畸形者,则需要成年时进行正颌外科治疗,以进一步改善面型和咬合功能。


兔唇的预防有哪些


1、兔唇的预防有哪些


1.1、孕前检查


兔唇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因此在怀孕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谨慎的孕前检查,如有一方,甚至双方患有此病,或有家族病史,胎儿患病的几率就会很高。


1.2、洁净孕期


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服用某些物、接触X射线、缺氧,都可能造成遗传基因突变,导致婴儿兔唇。酗酒、吸烟(包括二手烟)都是导致婴儿兔唇的杀手。


1.3、孕妇在怀孕期间


应避免偏食,保证维生素B、C、D及钙铁磷的充分摄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精神紧张。不服用抗肿瘤物、抗惊厥、组胺、治疗孕吐的克敏静和某些安眠。


2、兔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唇裂的主要表现为上唇部裂开。根据裂隙的部位和裂开的程度可分为三度。一度唇裂仅为红唇裂开。二度为裂隙超过红唇但未达鼻底。三度为裂隙由红唇至鼻底全部裂开,前二者又称为不完全唇裂,最后者又称为完全唇裂。


兔唇的辨证论治是什么


1、兔唇的辨证论治是什么


1.1、风邪犯唇证


多见于秋冬季节。唇部肌膜皲裂,结痂,出血,妨碍饮食。伴皮肤干燥,咽干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干少津,脉浮数。桑杏汤加芦根、天花粉、麦冬。


1.2、胃热津伤证


唇部干燥皱揭,赤肿,伴口渴引饮,口臭,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清胃滋阴。


1.3、虚火的唇证


唇赤,干燥皱裂,颧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虚烦不眠,小便黄,大便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玉竹、石斛、天花粉。


2、兔唇的检查有哪些


2.1、颞下颌关节造影检查过程


以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向前方触诊,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嘱患者张闭口运动,检查髁状突的动度及有无弹响、磨擦音等。


2.2、颌面部检查检查过程:


语音及听诊检,检查腭裂患者的鼻音;舌根部肿块可有“含橄榄语音”。蔓状血管瘤局部可闻及明显的吹风样杂音。



 
喜 欢

347

 
上一个:抽筋吃什么
下一个:血栓是什么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