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 

花生的好处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16     浏览:251    

文章目录

一、吃花生的好处
二、花生的吃法
三、吃花生的禁忌


吃花生的好处


1、营养价值


花生果实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 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有促进人的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作用。



2、用价值


抗老化性:花生果实中所含有的儿茶素、赖氨酸对人体起抗老化的作用。


凝血止血:花生果衣中含有油脂,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多种出血性疾病有止血的作用,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


滋血通乳:花生果实中的脂肪油和蛋白质,对妇女产后乳汁不足者,有滋补气血,养血通乳作用。


促进发育:花生果实中钙含量极高,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故多食花生,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增强记忆:花生果实中的卵磷脂和脑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


3、营养价值高


花生营养价值很高,含脂肪40%-50%,是大豆的两倍。含蛋白质30%左右,相当于小麦的两倍多,是大米的三倍。而且花生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系数在90%左右。此外,花生还含有核黄素、钙、磷、卵磷脂、胆碱、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因此花生亦称“长生果”。


4、保健作用


一是食用花生可使人体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使其排泄增强,从而降低胆固醇。二是花生仁红衣(花生仁的皮)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对血小板减少、肺结核咳血和泌尿道出血等疾病患者有好处。


花生的吃法


1、盐h黑豆花生


花生浸洗刷干净,黑豆选青肉的浸洗干净。花生先用清水煮10分钟,凉后取出花生肉,试食一两粒便知味道是否H而香。黑豆加水慢火煲1小时。待黑豆煲至H身之后,加入花生再煲半小时,煲至水分后少浸不过豆面时便加入盐猛火一滚,再收慢火。继续煮h至干身,即可食用。



2、五香花生


花生仁放碗中,倒入沸水泡焖片刻,剥去外衣,投三成热油锅中慢慢炸至松脆捞起待用。待花生仁冷却后,将炒锅置小火上,放白糖50克,精盐、五香粉,待糖化后炒匀,将花生仁倒入,使糖包裹住花生仁并炒干,将锅端离火口,装盘即成。


3、煮五香花生


把花生洗净,将每个花生尖捏开一个小口,放入盆内,加入盐、花椒、八角、茴香、桂皮,适量水。剥去蒜皮,洗净,拍碎,放入泡花生的缸中充分搅拌,使盐溶化,浸泡一昼夜。将花生连同盐水、香料一起倒入锅中,置旺火上煮开,改用中小火煮30分钟。将煮好的花生捞出,控干水分晾凉,放太阳下摊晒至七八成干,即可装盘。


吃花生的禁忌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花生油不能超过三汤匙(30g)。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10g),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



2、胆囊切除者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3、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


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此类患者应禁食。


4、痛风患者


痛风是一组新陈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



 
喜 欢

116

 
上一个:拔牙的危害
下一个:狐臭的原因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