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 

火锅吃多了会怎么样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30     浏览:420    

文章目录

一、火锅吃多了会怎么样
二、吃火锅的注意事项
三、吃火锅的禁忌有哪些


火锅吃多了会怎么样


1、火锅吃多了会灼伤口腔黏膜


吃火锅素来有“一热当三鲜”的说法,习惯食物从火锅中捞上来立即趁热吃,但其实我们的口腔黏膜并不能受到太高温度的,超过50度的食物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


2、火锅吃多了会会产生有害物质


我们吃火锅一次少则40分钟,多则2小时,朋友多的话吃上4~5小时也是常有的事,但火锅煮的太久,食物中的嘌呤物质就会溶解在汤底中,吃太多会引发痛风,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另外,因为火锅中会放入不同的食材,煮久了火锅汤中各种食材的成分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3、火锅吃多了会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影响


火锅吃多了会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影响,因此平时不要吃那么多火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广大朋友要注意吃火锅的量哦。


吃火锅的注意事项


1、爱鲜味贪“生”易致病


羊肉、肥牛、鱼等肉类是很多人吃火锅时必点的“硬菜”,在寒冷的冬天,大快朵颐这些鲜美的肉类的确能够增加热量,十分过瘾。但是不少人喜爱贪吃鲜嫩,不掌握火候,往往把生肉片、生鱼等统统往锅里一烫就立即捞出来吃。同仁医院营养科路童营养师提示大家,生肉、海鲜这些食品易被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所污染,所以必须在滚开汤中煮熟煮透,杀死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后方可食用,从而防止或减少消化道炎症和肠寄生虫病的发生。一般来讲,薄肉片在沸腾的锅中烫1分钟左右,肉的颜色由鲜红变为灰白,才可以吃。而蛤蜊、河虾等带壳食物,肉质较厚,应在锅内煮沸5分钟以上。


2、生熟不分易污染


涮火锅时,筷子通常肩负生熟两大责任:既要夹生食物入锅,又要从锅内将熟的食物捞起。有人甚至刚把生肉夹入火锅,就用同一双筷子夹碗里的菜送入口中,这样也极易把生食中的细菌带入口中,甚至污染整盘食品。若对吃火锅的餐具不加以区别使用也会致病,应将用来夹、盛生食的碗筷与直接入口的餐具分开,不得生熟混用,以免沾染到病菌,导致病从口入。同时,为避免交叉污染,最好使用公筷。


3、冰火两重天最易伤肠胃


吃火锅、特别是麻辣火锅时由于又热又辣,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常引得人们大汗淋漓,有些人喜欢边吃火锅边喝冰镇啤酒或者冰镇饮料,认为可以解辣、解热,但是专家提示,如此一冷一热,很容易造成胃部消化不良,引发腹泻和便秘。路童营养师表示,喝冰饮会胃部血管收缩,减缓胃肠蠕动,消化液减少分泌;同时温度下降,消化酶活性也会下降,不利于消化。吃火锅时不要太心急,不要吃太烫的食物。此外也可选择一些常温的蔬菜汁、乳品或植物蛋白饮料,以更好地帮助消化。


吃火锅的禁忌有哪些


1、一热当三鲜


表现位热腾腾的火锅中的美味一夹起来便直往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大呼过瘾,并美其名曰:“一热当三鲜”伤害的地方有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就会损伤黏膜,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取出即吃的话,很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一些本来就有复发性口疮的人,吃了火锅后容易上火,其口疮发生机会因此又多出好几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现加重症状。如此反复,还会诱发食道癌变。最危险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癣等癌前病变的人,火锅的高温和调料的,都会使这些病情加重。


2、半生不熟最鲜美


表现为追求鲜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这样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会随食物吞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据研究,三种严重的寄生虫病―――旋毛虫、绦虫和囊虫都可能通过火锅传播。不洁的猪肉片和牛肉片里很可能含有这三类寄生虫。目前,虽不能肯定羊肉里是否含有旋毛虫、绦虫和囊虫,但曾有报道有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虫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虫病,就会浑身乏力,肌肉酸痛,身体浮肿,有时候脚踏地面都会有刺痛的感觉。


3、冷、热混吃求“中和”


表现为一口麻辣烫一口冰冻啤酒,这是许多人喜欢的火锅吃法,美其名曰“中和”。忽冷忽热,对胃黏膜极为不利,极易造成胃肠疾病。建议吃火锅时应尽量避免喝冷饮。



 
喜 欢

225

 
上一个:螃蟹吃多了会怎么样
下一个:黑豆吃多了会怎么样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