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的鉴别 常见检查: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立克次体补体结合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1.本病的主要鉴别诊断为麻疹,可借助麻疹口腔黏膜科氏斑的特征进行鉴别。
口腔黏膜出现科氏斑(Koplikspots),继而皮肤发生斑丘疹。此时麻疹病毒在入侵细胞内增生,细胞,引起炎症;
2.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型相鉴别,可借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型的瘀点和瘀斑出现早,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进行鉴别。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征。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一般做什么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凝血机制检查 严重患者可出现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
2.血常规检查 外周白细胞计数早期减少,以后大多在正常范围(正常人外周血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比例约为6000~1000:1)。如果出现重型化或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升高。病情后期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3.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穿刺后应由医师用压力测定,正常人脑脊液压力卧位为0.78~1.76 kpa (80~180 mmH2O),儿童为0.4~1.0 kpa (40~100 mmH2O)。出现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升高,单核细胞计数和蛋白水平轻度增加。
4.免疫学检查 有3种方法
(1)外-斐反应OX19和OX2可出现凝聚反应,间隔2周复查OX19和OX2的凝聚效价可有4倍的升高;而OXk不出现阳性。(2)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也可出现阳性反应,在2~3周后效价有4倍的增高。(3)皮肤和皮疹活检进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可发现立克司立克次体,试验过程仅需要4~6h,可在病程的3~4天就有阳性结果,有早期快速诊断意义。
5.病原学检查 立氏立克次体,均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寄生,在游离的细胞培养上不能分离该立克次体。可用家兔或小鼠进行病原体分离,如果出现阳性结果有确诊意义。
其他辅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肝脾肿大。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的鉴别,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的种类分类辨别,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