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按什么穴位可以治痔疮 1、长强穴、承山穴可以治痔疮
在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连线的中点处。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多用于治疗腰神经痛、痔疮等。配合承山穴可治痔疮。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此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每日2次。
人体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以大拇指强力漩涡般旋转按压腓肠肌两肌腹之间的承山穴(用力伸小腿时,在人字纹的凹陷中),按压1分钟,停30秒钟再按压1分钟,反复进行,以病者能承受,感到酸、麻感向N窝、小腿、足底部放散或局部胀满为度,直至疼痛缓解或消失。
指压承山穴能降低直肠瘀血,促使痔静脉的收缩,用治各种痔疾,不论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其消炎、止痛效果都很迅速,是治疗痔疾的经验穴,被历代医家所公认。另外,承山穴有理气散滞之功,还能治疗大便秘结,而避免便秘是痔疮重要的防治措施。
2、大肠、会阴点等穴位可以治痔疮
可大肠、会阴点,或用香烟灸会, 由于使括约肌受到锻炼,提高了肌力,所以能很好地止住出血。 每天早晚灸 15 --30 次, 一定要耐心仔细地灸,才能收效,除会外,手背上的合谷穴和手掌侧食指第一关节的大肠穴也是治疗痔疮的好穴位。 用手指按压这两个穴,也会很快收效的。
3、痔疮怎么引起的
血液长时期淤滞, 这一部分便因淤血而鼓起。 甚至破例出血, 所以治疗痔疮的要点, 应放在提高括约肌的收缩能力上。 以促进血运, 防止静脉血液滞流。
痔疮有什么分类 通常以齿状线为界,将痔分为3类。
1、内痔
位于齿状线上方,表面为黏膜覆盖,由痔内静脉丛扩张而成,常见于直肠下端的左侧,右前和右后3处,初起内痔突向肠腔,日久可逐渐突出外,表现为便血和脱垂,根据内痔的临床表现,又可将其分为非脱性内痔,内痔外脱和嵌顿痔,如内痔呈环状脱出也称为环痔。
2、外痔
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由皮肤覆盖,由痔外静脉丛形成,又可分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皮垂),静脉曲张性外痔和炎性外痔。
3、混合痔
在齿状线附近,为皮肤黏膜交界组织覆盖,由痔内静脉和痔外静脉丛之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相成,有内痔和外痔2种特性。
治痔疮有什么中方 痔疮发作时,多现坠痛或痔核红肿剧痛,或便时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干咽燥等热象。本病病因多由素积湿热嗜食炙煸、辛辣之晶,或过饮酒浆而致湿热内蕴,而湿热瘀滞即可导致痔疮的发作。临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1、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2、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本方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3、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