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经络穴位 > 

经络不通如何打通最快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10     浏览:370    

文章目录

一、经络不通如何打通最快
二、经络不通的表现有哪些
三、经络不通的症状


经络不通如何打通最快


1、采取针灸打通最快


针灸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2、升温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和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这时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3、经络不通可以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经络不通的表现有哪些


1、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等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说不定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2、热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一般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的缘故。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3、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很多人刮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同时还可以配合穴位,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简便取穴法:屈膝,以左掌心按于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仿此)。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按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如果的时候有疼痛感,更要注意经常。


经络不通的症状


1、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2、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3、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怕风易出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


4、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5、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6、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



 
喜 欢

143

 
上一个:经络不通的危害
下一个:内关穴的好处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