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津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奇穴。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金津穴具有清泻热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肿胀、难言、黄疸、口舌生疮、喉咽诸热、呕吐、急腹痛、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呕吐等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金津穴位位置图、准确位置、手法及作用。
金津穴怎么找,金津穴位置图
金津穴: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取穴方法:患者正坐位,张口时,金津穴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上。
穴位解剖: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在颏舌肌及基突舌肌中;有舌静脉及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金津穴的功效与作用
金津穴的作用可以清泻热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肿胀,难言,黄疸,口舌生疮,喉咽诸热,呕吐,急腹痛,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呕吐。
主治病症:1、急性扁挑体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2、消渴。
用刺灸法点刺出血。
金津穴舌下放血怎么操作
使用两根棉签上下夹住舌前端并向上翻。用5ml空针迅速刺舌下曲张或於阻的静脉几下。让病人多呷让血适量流出。
金津穴与玉泉穴同在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古树有传,两穴同用可治疗很多常见小疾病:
重舌肿胀,热极难言:十宣十穴,海泉一穴在舌理中,金津一穴在舌下左边,玉液一穴在舌下右边。
双蛾风,喉闭不通:少商、金津玉液、十宣。
口内生疮,臭秽不可近:十宣、人中、金津玉液、承浆、合谷。
三焦热极,口舌生疮:关冲、外关、人中、迎香、金津玉液、地仓。
口气冲人,臭不可近:少冲、通里、人中、十宣、金津玉液。
消渴:水沟、承浆、金津玉液、曲池、劳宫、太冲、行间、商丘、然谷、隐白。
中风语蹇:金津玉液(点刺出血)、聚泉或廉泉(深刺至舌根)、风池、曲池、内关、足三里、太冲等。
糖尿病所致口渴:金津玉液(点刺出血)、内关、少府、鱼际、足三里、中脘、气海、命门、身柱、背俞等穴,分组隔姜艾炷灸。
慢性口腔溃疡:金津玉液(点刺出血)、三阴交、足三里(平补平泻)、溃疡周围(点刺)。
急腹痛:金津、玉液。
穴位配伍
中风语蹇:金津玉液穴(点刺出血)、聚泉穴或廉泉穴(深刺至舌根)、风池穴、曲池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
糖尿病所致口渴:金津玉液穴(点刺出血)、内关穴、少府穴、鱼际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气海穴、命门穴、身柱穴、背俞穴等,分组隔姜艾炷灸。
慢性口腔溃疡:金津玉液穴(点刺出血)、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平补平泻)、溃疡周围(点刺)。
急腹痛:金津穴、玉液穴。
重舌肿胀,热极难言:十宣穴,海泉穴在舌理中,金津穴在舌下左边,玉液穴在舌下右边。
双蛾风,喉闭不通:少商穴、金津玉液穴、十宣穴。
口内生疮,臭秽不可近:十宣穴、人中穴、金津玉液穴、承浆穴、合谷穴。
三焦热极,口舌生疮:关冲穴、外关穴、人中穴、迎香穴、金津玉液穴、地仓穴。
口气冲人,臭不可近:少冲穴、通里穴、人中穴、十宣穴、金津玉液穴。
消渴:水沟穴、承浆穴、金津玉液穴、曲池穴、劳宫穴、太冲穴、行间穴、商丘穴、然谷穴、隐白穴。
刺灸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金津穴 Yuye 解析
津,指唾液;金,比喻贵重。穴位在左舌下腺开口近处,唾液进入口腔之重要部位,故名玉液。本穴《内经》,《医经小学》定名金津。
《千金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方: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勿使着舌下脉,出血不止。
《大成》:口内生疮,金津、玉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