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心衰的护理有哪些 1、心衰的护理有哪些
1.1、饮食
患者应摄取低热量饮食。病情好转后可适当补充热量和高营养。饮食以少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为宜;选择富有维生素、钾、镁和含适量纤维素的食品;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加重呼吸困难;避免性食物;宜少量多餐,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1.2、保持大便通畅
心衰患者保持大便的通畅是护理措施的一个重要事项。所以,患者需要进行排便的练习,也可以在饮食中加入膳食纤维来帮助患者进行排便。
1.3、吸氧
一般流量为2~4L/min,应观察吸氧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随时评估呼吸困难改善的程度。
1.4、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应勤翻身,以防局部受压而发生皮肤破损。加强口腔护理,以防发生由于物治疗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口腔黏膜感染。
1.5、控制静脉补液速度
一般为每分钟1~1.5m1(20~30滴)。
2、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1、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处于失代偿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时感到疲倦和乏力,这是由于他们的肌肉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所致。水肿也引起许多症状。除了受到重力的影响外,水肿的部位和程度也取决于心脏受损的部位主要在哪一侧,是以右心衰为主或是以左心衰为主。1.左心力衰竭,左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一劳力性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及疲倦无力、少尿、心率增快等。2.右心力衰竭,右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2.2、体征
老年人心衰体征基本同成年人,但其特征常被并存疾病所掩盖而较隐匿,故易混淆。心浊音界缩小由于老年性和阻塞性肺气肿,叩诊时心界常较实际心界为小。心尖搏动移位老年人由于脊柱后凸,胸廓畸形,常使心尖搏动移位,故此时不能作为心脏大小的指标。
3、心力衰竭治疗方法有哪些
3.1、镇静 皮下或肌肉注射5-10mg或50-100mg,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3.2、吸氧 加压高流量给氧每分钟6-8升,可流经25-70%酒精后用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消除泡沫。
3.3、减少静脉回流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
3.4、利尿 静脉给予作用快而强的利尿剂如速尿20-40mg或利尿酸钠25-40mg加入葡萄糖内静脉注射,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或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血钾症和低血容量。
心衰患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1、饮食宜低盐。若有水肿时,则需无盐饮食和低钾饮食,如鸡蛋、鸭蛋、皮蛋、面筋、梨、西瓜等。用利尿后,尿量增加时宜多食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橘子、香菇、香蕉、百合、红枣等。各种咸食和腌制品均应禁食。
2、宜少吃多餐,忌过饱,营养力求丰富和多样化。临睡前不进或少进食物与水分。
3、宜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坚硬、油腻及性食物,也要避免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南瓜等。
4、饮食应多摄取含丰富纤维素及维生素C的食材,如山茨菇、马蹄、茭白、百合、黄瓜、丝瓜、柠檬、豆芽等。
5、本病在用洋地黄治疗时,宜进食含钙低的食物,忌食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骨头、虾、海蜇、海带、紫菜、木耳、巧克力、橄榄等。
如何预防心力衰竭 1、遵医嘱服。心衰患者在缓解期可在家调养,但仍需校医嘱服,最为常见的物就是强心利尿剂,它具有严格的用要求。不按时或乱服用都会危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所以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嘱咐服。
2、学会自救。急性心衰发作时,患者应马上采取半坐位,双下肢下垂,保持镇静,深吸气,避免一切活动,尽快与医院联系,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3、防止复发。80%一90%左右的患者心衰发生是与呼吸道感染、过度疲劳、情绪紧张、饮食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患者应注意这些诱发因素,认真控制。
4、多休息。心衰患者应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生活、工作和休息,不可过度劳累,保障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