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苦菜的用价值 1、苦菜清热,凉血,解毒,明目,和胃,止咳。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伤,咳嗽,支气管炎,疳积。苦菜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对金葡萄球菌耐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故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2、苦菜治妇女乳结核疼痛:苦菜捣汁水煎,加少许水、酒服。
3、苦菜治小儿疳积:苦菜30克,同猪肝炖服。
4、苦菜治肺热咳嗽:苦菜250克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每次1丸,每日2次。
5、苦菜治口疮:鲜苦菜捣汁25毫升,鲜姜汁10毫升,酒调服。
6、苦菜治乳腺炎:鲜苦菜捣烂外敷,捣汁或水煎服。
7、苦菜治慢性气管炎:苦菜500克,红枣20颗。先将苦菜煎烂,取煎液煮红枣,待枣皮展开后取出,余液熬成膏。早晚各服膏适量,食红枣一枚。
8、苦菜治口腔炎:鲜苦菜数棵,洗净放口内细嚼,含10~20分钟,每日2次。
9、治咽喉肿痛:干苦菜30克,山豆根5克,加水煎煮,吃菜喝汤,连服数日。
10、苦菜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鲜苦菜100克,加水煎煮,吃菜喝汤,连服20日。
11、治肝硬化:苦菜、酢浆草各300克,同猪肉共炖服。
苦菜的
苦菜的副作用 苦菜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只要是采摘的适时,反而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切记一点就是需要与红糖一起使用,不建议单独食用紫花苦菜,如果出现感冒咳嗽症状应该暂停使用紫花苦菜。切记《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随息居饮食谱》:"不可共蜜食。"
民间食用苦菜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 在春夏季吃得最多的野菜,苦菜应该是排在第一位了。因它常见于路边、田埂或荒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容易采摘,而且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防暑保健作用,所以在春夏季常被人们采摘来,做成菜肴端上餐桌,品尝。
苦菜相关医书记载 1、《别录》:“苦菜,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苦菜苦菜图册阴干。”
2、陶弘景:“《桐君录》云,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
3、《唐本草》:“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按《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苦荼。二物全别,不得比例。又《颜氏家训》按《易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而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也。”
4、《纲目》:“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白二种,其中空而肥,折之有白汁出。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梢叶似鹤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茼蒿子及鹤虱子,花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
5、《本草纲目》载“治血淋痔疹”。脾胃虚寒者忌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