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避孕常识 > 

女性结扎比男性结扎更好?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5-22     浏览:902    


“男扎”不难扎,个别有弊病


措施包括节育技术和绝育技术两大类。节育技术是指安全期、药、节育环、工具(如安全套)等方法,停止措施后,可恢复生育能力。绝育技术就是指男性的输精管绝育手术(有结扎、黏堵、栓堵等方法)和女性的输卵管绝育手术(其中结扎术最普遍,人们习惯地将它们简称为“男扎”和“女扎”)等永久性措施。


“男扎”就是通过或耻骨联合前的皮肤切口,分别将左右两侧的输精管切除0.5~1厘米,然后结扎两个断端并包埋,从而人为地阻断精子的正常排放,达到绝育目的。该手术简单易行(随到随做,术后即可回家),损伤轻、出血少、痛苦小,经济实用,率高(可达98%以上),对身体影响小,不减弱劳动力,不影响性功能。因此,手术对象容易接受,便于普及和推广。


然而,“男扎”并非十全十美,个别受术者可能出现手术并发症,包括近期的出血、感染,远期的输精管痛性结节和附睾淤积症等,还有2%左右的绝育失败(术后再生育)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并发症呢?这与男性生殖系统的特点有关。首先,由于皮肤阴暗、潮湿、有较多皱褶,易于滋生细菌;而且它又十分娇嫩,会被性较强的消毒剂灼伤,限制了一些高效消毒剂的使用,这就可能增加术中污染和术后感染的风险。其次,输精管周围的精索组织,结构疏松、血管丰富,术中易损伤出血,而自行止血和止血的效果都较差,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再就是输精管外面包着的一层薄膜具有丰富的神经组织,若分离不完整,或被感染,都可能发生手术后结扎处的痛性结节。


另外,输精管结扎后,产生的精子及附睾产生的液体仍继续生成,却不能向外正常排放,聚集在附睾管和近端的一小段输精管内。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的附睾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可将液体和死亡的精子分解、吸收,使生成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不会发生病症。但有极少数人的附睾,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吸收功能降低,使精子和液体的生成超过吸收,就在附睾内形成高压,甚至胀破薄薄的附睾管,引起附睾肿大、产生结节和出现胀痛,形成附睾淤积症。


“女扎”也简易,并发症更少


“女扎”是在下腹部正中做一小切口进入盆腔,分别将左右两侧输卵管剪去1~2厘米,折叠结扎两断端即可,从而使无法与精子相遇,达到不生育的目的。此手术也不难,操作简单、容易施行,对受术者也是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对身体无不良影响,也不干扰性功能,甚至还有益(在心里上解除了对怀孕的担忧)。与“男扎”相比,“女扎”的优点是绝育效果更好,失败率仅为0.2%。又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输卵管末端与宽广的腹盆腔相通,腹膜具有超强的吸收能力,不存在淤积的现象;加上手术时,腹部皮肤易于彻底消毒,因此,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更低。


当然,它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手术后需留下来观察2~3天,拆除腹部缝线后方可回家。其次,也有极个别受术者发生并发症。比如:手术前,未排空或切口太低,可能损伤;开腹时,若操作不仔细或肠管与腹膜粘连,可能损伤肠管;提取或游离输卵管时,如动作不仔细,可能发生输卵管系膜撕裂或血肿;另外,也有可能出现术后感染或腹部切口出血;还有可能出现肠粘连、盆腔淤血综合征等远期并发症。但只要施术医生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责任感,术前仔细检查,严格消毒,操作熟练,动作轻柔,这些并发症基本上都能避免。


总之,两种绝育手术都是好处远大于风险,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很少。不过,两者相比较,“男扎”更简便,“女扎”更少并发症。据资料报道:西南地区某县1980~2004年,做“男扎”手术近8万例,发生远期并发症34例;做“女扎”手术约4万例,发生远期并发症仅5例。


作为医生,我有向受术者说明手术利弊和讲解相关知识的义务;作为手术对象,他们有了解手术相关常识和知情选择的权利。夫妇听完我的详细解说后,反复分析、权衡了“男扎”与“女扎”的利弊。最后,这场夫妻“争扎”的纠纷,妻子取得胜利,如愿做成了“女扎”。

 
喜 欢

533

 
上一个:选安全套也有学问 不可太随意
下一个:紧急药多用无益 一年只能用四次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