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不愿意吃时,家长不能采用简单的妥协方法,不要想着宝宝不肯吃就算了。
小孩喂妙招
孩子病了就要吃,可是有许多家长无奈地选择了输液为孩子治病,因为给孩子喂实在太困难。因此门诊上常常有家长不管孩子的病是轻是重都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尽管他们也知道输液会有许多不良后果。这里介绍给大家一些喂妙招和对家长的建议:
喂水类的物
1、采取坐姿,让宝宝半躺在手臂上。
2、用手指轻按宝宝的下巴,让宝宝张开小嘴。
3、用滴管或针筒式喂器取少量液,利用器具将液慢慢地送进宝宝口内。
4、轻抬宝宝的下颌,帮助他吞咽。
5、将所有液都喂完后,再用小勺加喂几勺白开水,尽量帮助宝宝将口腔内的余咽下。
喂片剂类的物
1、将片剂碾碎,并捣成散粉状。
2、取适量粉末倒在小勺上,并在粉上撒少许糖粉,用以遮盖粉的味道。
3、让宝宝张开小嘴后,将粉直接送入口中。
4、取装有适量白开水的奶瓶给宝宝吮吸,以利于宝宝将粉咽下。
5、给宝宝吃一块小饼干,以减少在嘴里留下的苦味。
如何给婴儿喂
对于1岁之内的小婴儿使用小滴管喂最适宜。喂前围上围嘴,旁边预备好毛巾,将小滴管吸进(可以混入少许白糖)后,伸进孩子的嘴里,滴管嘴放在一侧颊粘膜和牙龈之间将少量挤进,待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下一口,吃完后在喂上几口水,用毛巾擦干净嘴角,然后亲亲和夸奖孩子。
注意事项
吃前一定要核对物名称、物剂量、使用说明、有无禁忌、是否在保质期内,准确无误后方可喂孩子;如果是液态制剂吃前一定要摇匀后再吃;片研碎后倒入少许水,调成混悬状备用。吃完后注意如何保存,防止由于保存不当引起物变质。
喂时不要采取撬嘴,捏紧鼻孔,强行灌,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孩子挣扎后很容易呛着孩子引起误吸。尤其是一些油类的物更要慎重,防止呛后引起吸入性肺炎。
不要在孩子张口说话或者大哭时突然喂,这样很容易随着孩子的吸气而将物误入气管。
物不能与果汁、牛奶、豆浆、饭菜等食物一起同服,除非有特殊需要。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引起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物的效。
怎么给宝宝喂
许多家长采用捏鼻灌法:用拇指和食指将孩子的鼻子捏住,当孩子张嘴呼吸时把灌入,这种方法灌虽然简单,但因小婴儿吞咽功能不完善,会引起呛咳和呕吐。要让孩子比较轻松地吃,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孩子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用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将慢慢喂入,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吞下了再拿出来。若是片剂切记要弄碎再喂给孩子吃,否则易误吸入气管。
建议家长:当小孩长到3~6个月大时,要适当给他们喝多种口味的果汁和汤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汤、芥菜汤(汤要是滚汤,里边不加盐)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的时候,自然就不怕苦了。另外,家长什么东西都带头吃,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当宝宝到了3岁后,多半已经自己用勺吃饭了。这时宝宝生病,除非身体很虚弱,如果精神和食欲还不错,就鼓励宝宝自己吃并给予赞扬和奖励。一旦宝宝觉得自己吃是很勇敢的事,今后就不害怕吃了。不过,这有赖于从小的潜移默化。
建议家长:当宝宝不愿意吃时,家长不能采用简单的妥协方法,不要想着宝宝不肯吃就算了,生病可以、可以输液,结果强化了孩子不吃的想法,毕竟的副作用和风险性要比吃高很多。有的家长则把吃当成惩罚手段,平时宝宝不听话就吓唬说要吃,还强调是苦,宝宝就会认为是很苦的,当然更加不愿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