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该让孩子从众吗?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6-08     浏览:572


早起的虫说:“现在,孩子全班男同学都在谈“赛尔号”,如果没玩这个,会离群的…… 家长究竟该怎么做?”


孩子上学,进入集体的圈子,开始发展与同学的关系,是从拥有共同点开始的。


所以从众既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也是一种归属感的体现。


融入一个集体,从分享共同点开始。但关键这个共同点是你自己的。如果是为了迎合,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最初的意义不是为了追求快乐么。


如果可怕到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共同点,里面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人性的多样说明有人喜欢就一定有人不喜欢。


为了一个合群的表象而勉强自己,是把自己依附到被人接纳上。


网络社会,价值观的传播是很快的,


一种时尚,当你还没来得及看清它究竟是什么就已经身在其中。这后面的心理不是因为你喜欢而是因为你怕出局。


商家希望你接受他的产品,思想者希望你跟他有共鸣。。。


这一切,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你只不过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 他们说的好,是你能体会的好么 ?


每个人心里都有恐惧,希望别人认可,担心自己不被别人接纳,


就像皇帝的新装,皇帝其实也是因为恐惧所以上了骗子的当。


不过现在裸奔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这个故事的讽刺意味也会越来越淡。


淡的原因不是因为裸奔,而是我们很多时候跟他一样。宽容的心让我们可以理解他。担心不被接纳最后是更不被接纳。


记得我们中学的时候,没有电子游戏,休息时间有同学出去打球,一部分在教室里下围棋(四分之一盘的那种),有人看小说,有人聊天,有人打桥牌,有人追逐打闹。。。


很多活动在老师眼里也是不入流,但是选择的东西多,你总可以找到自己认同的,不至于因为不喜欢一样东西感觉离群。


跟小艾一起看漫画: 整个班里都流行戴三角围巾,一个小男孩跟软磨硬泡,终于也有了一条,


当他高高兴兴地戴到学校里去时,同学们却都嘲笑他过时了。


追逐潮流就是这样,你花时间花精力迎合了,最后还是被抛弃,而你并没有因此而建立一个真的自我。


被动的追随不如主动的引领,因为迎合的结果是先易后难,先甜后苦.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性,让孩子有选择的自主。


而对于社会来说:提供选择的多样化会让更多的人生活得幸福。

喜 欢

263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母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下一个:亲子沟通难,到底谁受了委屈?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