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了解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5-06     浏览:894


尹学兵:请问,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呢?


谢斌:校园暴力的产生与诸多因素有关。


生物学因素:研究发现,一些具有暴力倾向或出现反复暴力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其在婴幼儿期间、甚至是在胎儿期间就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缺陷,导致中枢神经发育迟缓或异常。这种缺陷可能是遗传性的,也可能与遭受物理性、化学性的损伤有关。


也有学者认为暴力行为的产生与体内激素异常有关,如雄性激素过高的人,可能较常人更具有攻击性。但这种观点未予明确。


心理学因素:有暴力攻击行为者,大多数在人格方面存在偏差或障碍。有些孩子孤僻偏执,易为琐事长期记恨。有的人具有冲动性人格的特征,通常表现为易冲动、情绪不稳定、做事不考虑后果等。还有人可能表现为性人格特征,表现为对他人遭受的痛苦冷漠无情、缺乏责任感、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的等等。


社会学因素: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与其在家庭中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些家庭成员教养方式不当(如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甚至少数家长还对孩子抱有敌意)或是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都会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许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在家庭中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或目睹者。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有些父母本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差,其不良心理素质对孩子的成长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许多父母在社会经济文化转轨中,自己也不懂得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就更不可能来指导孩子的行为与心理,一些孩子在成长中遇到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无法排解,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人格偏差。


学校教育因素:有部分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业,忽视了他们情商的培养和提高,致使许多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有的孩子又是家中的“皇帝”,唯我独尊,就更不懂得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妥协,一旦遇到不如意,相互间就会产生冲突。还有的学生,困于学业就业的压力,却不懂得解压,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渠道,就会产生情绪障碍,而通过攻击、暴力行为来疏泄。


此外,当下很多媒体上都充斥着宣扬暴力的文化,孩子长时间耳濡目染,接受这些暴力文化,对暴力行为也就习以为常了。


还有一些年龄稍长的学生在向成年人转变中,由于其体力上成长很快,精力比较旺盛,但情感和行为控制方面的发育还未完善,因此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处理事情时就易冲动,甚至毫无诱因地使用暴力行为以填补空虚无聊。

喜 欢

528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孩子数学成绩差 怎么办?
下一个:先培养学习兴趣 再督促学习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