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亦谈太极拳“急应缓随”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18     浏览:557    


拜读2010年十期《武术》名家讲堂《如何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文论,感触颇深。太极拳名家吴文翰、赵幼斌、冯志强等精辟的论述,令读者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权且班门弄斧,斗胆议论,不吝赐教,以求共勉。

太极拳所谓“急应缓随”论,应从太极拳遵循的三条原则去解读。
循序渐进原则

俗语曰:欲速则不达,慢工出好活。世上学练任何一种技能都要求踏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一招一式,由慢到快,由浅入深,决不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马虎从事。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拳理体道决定了学练者要对各种手型、步型,虚实转换,上下运行等基本要领悉心体会,反复揣摩,深刻理解。可见,快速学练是不成的,只能从缓慢开始,认真盘架子,待招熟后适当快练。

武术名家,陈氏十九世孙陈立清在《学练太极拳十三要》一文中说:“在锻炼时,由始至终应该顺从自然慢慢地运行,不宜于快,但也不宜过慢,形成前后不清或上下不接现象。只有在缓慢运行中才能思想集中,全神贯注,精心去思考、揣摩运行规律,内劲转换,腰背圆活等。当姿势趋于正确、定型,运行纳入规律后,是可以适当变快的。在快的运动中,大小转关必须认真,不可一带而过,形成错乱无章。

“快而后再慢下来,就这样慢慢快快,快快慢慢,快慢相间地进行锻炼,但必须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总而言之,学练时,应持以‘此在平居,去其欲速之心’。

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文中也说:“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会,虽能依样画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味,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致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

可见,习练太极拳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慢慢练拳,细心模仿;式式深体会,招招有内容。我练习李雅轩118式太极拳15年来,不怕重复,持之以恒,快慢相间,深受其益,一趟拳二十多分钟,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修身养性原则

由于太极拳应用了道家的吐纳导引术,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以气运身的锻炼方法,也结合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依托适应人体生理的动作,结合五行八卦的哲学思想,动静虚实,刚柔内外,辩证依存。因此,对祛病健身、修养品行、延年益寿具有特殊的功效。

太极拳外型松软慢,内劲轻灵活,发力急快猛,制敌稳准狠,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练起来松空通,立身中正,气遍全身。

我习练太极拳时,已练左家拳二十多年。由于长拳尚快,不能放松,筋骨是强壮了,却毫无气感。后来,学练太极拳两年,盘架子缓慢运行,用意不用力,浑身气感明显,手掌麻热胀,全身气鼓荡,采内劲功夫倍增。同时也使我心境开阔,愉悦。因而,要练功,在盘拳时必须要慢,短时间当然练不出效果来。我在李雅轩118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再增加反面对称动作,如增加左海底针,左白鹤亮翅,左搬拦锤,左豹虎归山,左单鞭,左摆莲脚等,而且尽量运用最低架子,如搂膝拗步,我演练时成仆步,将手臂搂到脚踝处。这样练,我觉得更舒服,长功。拳诸说“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我在肢体上大开大展,下势低,耗能大,利于拳理的细致落实,柔得更彻底,蓄得更缓慢,且动作转换时常保持一脚空着,也算是盘架子时练桩功吧。总体练下来约150余式,半个多小时拳架结构长了,重复式子多了,深呼吸次数也得到增加,慢慢练习,仔细琢磨,精心体会。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十要》中说:“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功夫在无断续无棱角的慢中产生了,身心健康也在这种缓慢而重复的运动中得到了。别人见面,都说我不像花甲之人,自己也感觉是三十岁的后生。这种健康的体魄就是太极拳给的。

当然,也不是一味地慢练。慢练有慢练的好处,快练有快练的乐趣。在慢练的过程中,有时情不自禁地发力,也是很惬意的。如揽雀尾最后一按,意想双手一抖,推到西面吕梁山,倒撵猴时双手交替前穿,意想临敌撤退之势,速度可谓疾矣!

总之,快是慢里练的,硬是软里练的;慢到浮云晤动,快到打闪穿针。快慢是相辅相成的。太极拳的修身养性原则决定了“急应缓随”的拳论。


慢练快用原则

太极拳的以意行气、圆弧缠丝、周身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并用、弹抖爆发的自卫技击技术是厂大武术爱好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慢练的目的全在于快用,刚猛弹抖的爆发劲必须在长期缠绕绵绵的轻柔慢练基础上才能获得。慢才能柔,快才能刚。“有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敏不捷;有刚不可无柔,无柔则失去轻灵圆活,有刚有柔,刚柔相济,阴阳开合,变化无间就是太极。”(陈立清语)杨禄禅武艺高强,他与武林高手切磋技艺,只慢不快,绝对不会成为杨无敌。

慢练是基础,是蓄势,快用才是效果。如24式太极拳左右揽雀尾转换时的过渡动作“左顾右盼”,看似简单,演练时非常缓慢。吾师王忠治以十分之一秒的速度用此招将我掷出丈外。后来,我问他用了何招.他便给我讲解慢练快用的道理。若对方用拳或掌向我中部击来,我即快速用双手云化并进步按击对方,使对方跌出。“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就是说得这个道理。

太极拳只有慢练才能得到真谛。掌握几种套路,精雕细刻,坚持不懈。慢练是养生颐性的灵丹妙,是增长技击功夫的最佳途径。

我慢练半小时拳架以后,感觉身轻如燕,精神抖擞,储存了足够的快练能量。

慢练是养,快练是发,慢练像十年寒窗,快练似金榜题名。以慢练为主,以快练为辅,相辅相成,硕果定丰。

 
喜 欢

248

 
上一个:养生之成败决定于沉劲
下一个:现代女性练太极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