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练拳或教拳必须要搞明白的几个原则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24     浏览:803    


太极拳是拳,在古代拳就是一种用于搏击的技术。拳有内家、外家之分;拳的种类有很多,但在以前有共同的一点是必须有技击的含义。不能用于技击的,就不能称之为拳。拳是一种载体,它可以去承载不同的思想、文化而变成独具特色的拳种。在当今社会,拳更赋予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拳是技术,不只是架子或套路,它必须区分于操或舞蹈,它一定在吻合人体的生理基础上,有非常完美的运动曲线,才能体现拳术的魅力。所以对任何拳术都有“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之说。


而“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是华夏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太极图是对太极形象而又贴切的概括。从太极图上看:太极呈一圆,圆中有黑白两部分,俗称“阴阳鱼”,两鱼互抱,循环往复;白鱼中有一黑眼,黑鱼中有一白眼,代表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它维系了阴阳的平衡。因此,在太极拳中必须能够体现出太极的阴阳之理,需知道如何通过在动作的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阴阳变化和阴阳互变,要知道如何做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拳就是把这个太极的思想融入的拳中而成为太极拳的,就是用拳作为载体、用动作来展现太极文化和思想的,所以有人把太极拳称为“哲拳”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既然被称为“太极拳”,她必须包含了“太极”和“拳”的两层含义,也就是必须把太极的阴阳之理融入到拳里面,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太极拳。而不是缓慢地做一些看似打拳的动作就是太极拳了。


所有太极拳的经典拳论上说,太极拳是根据“太极的阴阳学说,结合中医的经络骨骼学说,融入道家的导引吐纳之术”创立的。所以说太极拳真正的核心是以太极的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中医的经络骨骼学说为生理依据,以道家的导引吐纳之术为练气的方法,以武术拳架为载体的一种性命双修的拳法。另外,我们再看太极拳著作的经典理论,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为:节节贯穿、不丢不顶、以柔克刚、避实就虚、等等。


据上所述,练太极拳或教太极拳必须要搞明白的几个原则:


一、每一个动作必须能够完全符合经典拳论和太极拳创立时的原理要求。即每招每式应具有太极阴阳之理,周身上下、手脚身背处处皆应虚实分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不断转换。哪怕是最简单的两手打开,其实都有开中有合的。如果不明阴阳之理,那就不能称太极。


二、每个动作应符合人体骨骼的最佳受力点的原则才能保证经络的通畅。太极名家陈鑫在他的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练太极拳很重要的一点是“骨节要对”。“骨节要对”其实就是吻合人体骨骼最佳受力状态。因为在拳架中吻合人体骨骼的最佳受力状态,就是把桩功直接融入拳架当中,这又吻合了以前所说的练太极拳要桩步走架的说法。这时手的位置、脚的位置、身体的方向,有时差一厘米都不行。就是所谓的“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只有在拳架中有了这些特定的位置、角度、方向的要求后,才能意味着拳跟操和舞蹈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所谓拳打万遍自显神通,是指打准确的拳,广播操做一辈子都不可能变成拳的。


三、每一个动作都要体现节节贯穿,因为节节贯穿是太极拳最显著的特点。很多人都知道在《拳论》中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句话,但要做到知行合一也不是件简单的事,首先要知道这二句话的真正含义,其根在脚,关键是怎样有根?如果在拳架中不吻合骨骼最佳受力状态,那就很难有根。同时又因为骨节没对,也没办法一节一节贯穿出来,所以就没办法体现节节贯穿。另外,在做节节贯穿时的要领是一节一节贯穿的,也就是说在做节节贯穿时是有虚实变化的,比如从肩贯穿到肘时,这时肘为实,而肩要从实转为虚,贯穿到手时,肘就又从实转为虚。在一个手臂上就有实有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这样又吻合了太极的原理,俗话说无处不太极,就是说太极就是不断的在虚实变化。又吻合了太极拳是相互矛盾而统一的运动这一说法。


四、在每个动作上都要体现不丢不顶、以柔克刚。怎样做到是关键!大家都知道,练拳其实就是把一个人本能以外的动作用特殊的方法协调起来,再把协调起来的动作综合起来变成一个人的条件反射。如果拳架动作不通过检验、不明拳理,那可能是在做操。在练太极拳中有句谚语:“在练拳时无人当有人,在推手时有人当无人”。意思是说在练拳过程中感觉有人在推着,但其实光靠想象是没有用的。在易太极学拳就一定要先明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动作!而且一定要检验,把每个动作拆开,让人推着把拳架动作给做出来,而且在过程中不能和对方顶,也不能被对方推出去。但那时如果没有吻合人体骨骼的最佳受力状态,就很容易会被对方推出去,如果在拳架中没有完美的运动曲线、没有节节贯穿、没有虚实变化,那就不可能让推的人使不出力把动作做出来。所以虽说要“练拳时无人当有人”,但学拳时一定要先有人就有人。当真的有人推着,能用完美的线路,不断虚实变化的技术,让推的人在使不出力的情况下完成拳架线路,那就表明这个动作做对了,当一套拳都通过这样的检验,就会对这套拳为什么要这样做动作?怎样练准确的拳?会感觉非常清晰。再在练拳时还不能大意,还要想象着有人推着你,用已经明确的方法去练拳,这就是“练拳时无人当有人”的过程。因为在检验和练拳时一定是让推的人使不出力的,然后不断的去练通过检验过的拳架,直至把碰上力就让人使不出力的动作变成条件反射。到后面碰上力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对方使不出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推手时有人当无人”。如果拳架不明理,不通过检验,就算练的时间再长,碰上力还是在顶。所以说广播操做一辈子都不可能变成拳,不通过不丢不顶检验过的拳架,练的时间再长也不会是太极拳。


所以说太极拳的每个招式都应具有清晰和准确的运行线路和先后顺序,如此才能符合太极拳的原理和运动特点,才能具有良好的养生和太极技击的攻防作用,才能在招熟时达到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文摘自:黄忠达的《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

 
喜 欢

475

 
上一个:试验三:垂肩坠肘-张烈
下一个:学练太极拳产生内气的方法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