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浅谈杨式太极拳技击的“击打法”-松绪金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22     浏览:898


杨式太极拳作为古代武术的一种形式,其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均是以杀敌防卫为基础的。这是由它产生与发展的原因而决定的,它的核心是技击,它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也能自卫防身、抗暴搏击。


早期杨式太极拳的推手和散手技击,允许拿脉扣筋、反关节、膝打、腿绊、肘击等法。


成丰年间,先师杨露禅应邀进京授拳,其间挫败群英,人称“杨无敌”。可见当初的杨式太极拳术的威力并非一般,更进一步说明早期杨式太极拳是打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推手是杨式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它能起到推的作用,但是无法起到打的作用,是杨式太极拳应用过渡阶段。定步推手是练“沾连黏随”及腰腿转换之功夫,活步、大捋推手是练身势活泼、脚步轻快、进退跟随之功夫。散手则是练手眼身步夫的必经之路。


太极拳是拳术,技击性是拳术之魂i技击太极拳是真打实战的功夫,不是推手切磋。杨式太极拳技击打法有两种:一种是“击打法”,另一种是“掷抛法”。先师杨露禅力战群英用的是“击打法”。“击打法”即“击打劲”,俗称“断劲”。使用“击打法”能瞬间使对方局部疼痛,而失去战斗力。“掷抛法”是将对手整体掷出,令对手稍有疼痛感但不会丧失战斗力。


杨班侯为练好杨式太极拳,多年未睡觉,累了只是在板凳上打个盹,醒了再练,终于功夫大成,并写出杨式太极拳“九要诀”。杨班侯之所以能够常战常胜,用的也是“击打劲”,即“断劲”,有“出手见红”之说。


前人将太极拳功夫,划分为十层次。


一至三层功夫:走圈柔化,为化劲阶段。此阶段不丢不顶,开始懂劲,是入门下乘功夫。


四至六层功夫:具有“寸劲”,是积柔成刚阶段。此阶段在进击过程中可使对方力点向自身泄力而转为击打,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为中乘功夫、入室功夫。


七层功夫为中上乘功夫过渡阶段,也是炉火纯青阶段。此阶段能运用无圈打法即“点打法”,将对方劲力引向自身,不化即打,不摆架子,可沾着即打。


八层以上是登峰造极功夫,功夫境界步入上乘,古今少见,非数十年功不可达此境地。如先师杨露禅停雀于掌中而雀不能飞去,此乃出神入化境地。


杨式太极拳是一门集力学技巧与艺术为一体的武术拳学。杨式太极拳名家传拳授徒,往往结合拳架讲解拆手、招术、喂手,注重教授实战应用的手法、步法和交手中的组合变化,要求弟子在掌握了常用的几手招式后反复操练,做到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战中取胜。习者(入门弟子)经过一定时间熟练掌握拳架和拳势、拆手后,应进行散打对练、抗击打训练,再经过双人击打对抗练习,为今后擂台搏击对抗奠定基础。


太极技击,就是在实战交手中用招击打,先守后攻,而后制敌,在实践中缩短击人路线,提高击敌速度(发劲如放箭)。学练杨式太极拳要想达到完美境界,必须学会太极散打“击打术”。

喜 欢

529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李经梧口头禅“拳打千遍,其理自现”
下一个:杨式“小九天”套路修炼方法-李正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