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 

从手掌反射区看五脏健康 快来对照你自己的手看看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05     浏览:5237    


人体五官都会暗示一些疾病的蛛丝马迹,今天我们来了解下手掌部分,从手掌反射区看五脏健康。除了指甲,手掌也和身体内部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手掌的一些变化可能帮助我们提早发现疾病。下面和百红鸟健康网一起来看看吧。


从手掌反射区看五脏健康 快来对照看看


1、手掌充血发红


当手掌的毛细血管异常扩张,常常充血发红,按压后长时间泛红不褪,就有可能是“肝掌”。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引起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紊乱所致,常见于肝硬化、肝炎、肝癌等肝脏疾病。


2、指腹干瘪细纹多


身体健康的人,手指指腹应该是饱满、圆润有弹性的。如果经常指腹干瘪,布满细小褶皱,则可能是体内水分代谢不足,多有慢性肾病。


3、血管凸出、发青


手掌血管与主动脉、主静脉相连。当血液浓稠度增高,血流变缓,或者血管堵塞、血压升高时,手掌也会出现相应变化。如果手掌血管凸出、颜色发青,感觉隐隐胀痛、麻木,脉搏骤然增多或减少,则有心肌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发作的风险。


从手掌反射区看五脏健康 快来对照看看


4、手心发白


手心区域对应胃部,如果皮肤下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或者发白发青,同时伴随有反酸、打嗝、怕凉等,可能预示着胃部健康出了问题。


5、手心出汗


手心出汗,你要小心手汗症。手汗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将考卷弄湿,导致字迹模糊,影响成绩;他们还通常不敢与人牵手、握手,害怕对方异样的眼光;而且,手掌因长期潮湿,还容易造成脱皮、开裂,又痒又疼,因而,他们无法从事需要手部精细工作的工种。


手汗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手汗症是指在没有明显器质变的情况下发生的手掌多汗,大部分手汗症都是原发性的。而继发性手汗症通常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内分泌失调、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疾病等,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手汗症中的少数。


根据汗量和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手汗症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的手汗症是手掌略微潮湿,中度的手汗可以浸湿一条手帕,重度患者手上的汗液会一滴滴地往。


很多人误以为手汗症应该看皮肤科,甚至不知道看哪个科室,其实,由于手汗症的罪魁祸首在于胸交感神经,因此手汗症患者可以到胸外科就诊。所以,手汗症的治疗也不是从手开始,而是在胸腔部进行手术,即通过手术的方式切断的交感神经链。


从手掌反射区看五脏健康 快来对照看看


手与健康的关系


1.手大VS手小


手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胖瘦呈比例是正常。如是位小美人却有不协调大手,就要小心突发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光临;如是小手的女人,手小心脏也小,功能弱不一定心脏病,但能带来血压低、头晕、心悸、易疲劳,功能较弱,易、,不如意。


2.手瘦VS手肥


手瘦与人瘦是正常。如玉手比人瘦,手指间还漏缝,就说明消化系统功能弱,性格懦弱、神经也衰弱。如手部肌肉瘦薄、冰凉,多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手部肌肉瘦薄、发热,多为阴虚火旺或内伤发热。


胖形体与胖手是正常。如是纤细美人,手胖而浮肿,就要小心肾脏和心脏的病变;如人瘦手却有胖手,那是脂肪堆积,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的可能。


3.手冷VS手热


手部温度应和脸部温度一致。《黄帝内经》记载大量对手的观察,如“掌内热者腑内热,掌内寒者腑内寒”。如手心热,是心火炽盛、湿热内蕴、胆胃失和的初期表现;如手背比手心热,多是发烧和炎症急性期;如手掌温度高于手心温度,多是血脂高或血压高;如手掌发热发干,甲状腺机能亢进;如手掌红热,多为炎症,血热。


手凉,即《黄帝内经》说的“掌内寒者腑内寒”,通常是疾病或者体质不好的表征。如全手发凉,多为阴虚或气血亏虚;如高烧病人手凉,是即将惊厥的危险征兆;如手心温度低于脸部温度,多为心血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另外,如手心发热而手掌常出汗,此为阴血虚所致;如手掌出冷汗,手足不温,此为气虚或阳虚所致;如只一侧手掌出汗,多为气血痹阻,经络不畅;如手掌出汗如珠,淋漓不断,四肢厥冷者,为阳气虚脱之象;如手掌出汗且发热不退者,多为内热所致。

 
喜 欢

348

 
上一个:我国有30%的人会打鼾 伴侣呼噜声太大能不能拍醒他
下一个:经常睡不好的人快来看看 失眠的日常调理法推荐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