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 

如何应对田径运动损伤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5432    


时还有其他运动中所罕见的过度紧张状态及重力性休克(急跑后突然停止,由于心脏失去肌肉活动帮助血液回流的作用,而发生心脏与脑缺血,致成休克)。


(一)赛跑创伤比较少见。在短跑时常遇到的外伤有大腿后部屈肌拉伤、足踝腱鞘炎、跟腱纤维撕裂、断裂或跟腱腱围炎。赛跑时由于急停而引起的髂骨前上棘的断裂、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母趾种子种子骨骨折等。有时也可以因为起跑坑未垫平而致伤。


中长跑外伤较少。但可以出现过度紧张现象。下肢训练过多,有时可出现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长跑过程中摔倒可发生擦伤,但有时也可因倒在跑道的边沿上或道边的板牌上而发生骨折。也曾有人记载过钉鞋刺伤的病例。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距离过长,运动员常常发生会及尿道口擦伤,膝外侧疼痛综合征,胫前肌腱鞘炎及足趾挤压伤。因此,应注意运动裤与鞋子的选择及路线的选择(应当选择柏油马路或土路,会涂凡士林可预防磨擦伤)。跨栏最易发生大腿后肌肉拉伤(包括坐骨结节末端病)、腰痛及髌骨软骨病。所以应注意训练制度的安排,跨跳姿势的矫正,以及栏的安放位置及方向。


(二)急行跳高、跳远、三级跳和撑竿跳最常见的外伤是踝关节韧带捩伤或骨折、足跟挫伤、膝关节的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前臂骨折及肩部挫伤。这些创伤的发生,可见于下列情况:如助跑时撞到别人身上(由于组织不好而冲撞),跑道不平或太滑,沙坑太硬或有石块,坑沿太高运动员和一名跳远运动员,因落地时身体扭转摔倒发生大腿骨折的例子;也见过数例因跳高落地时肩部撞地而引起肩锁关节分离的病例。根据作者的统计,自1950-1957年因运动员引起的半月板损伤住院动手术的46人中,21%是因跳高引起的。撑竿跳高,除上述创伤外,还可因竿的折断或不正确的(头或背)落地,而引起头及脊柱的伤害,但较少见。


为了预防这些创伤的发生,跳高助跑的跑道,应平而不滑,在练习前应检查横杆与架子的质量。为了减少制动时的冲击力量,跳鞋的后跟内,应垫橡胶海绵,跳坑内的沙子应松散而干净。海绵包应厚、软。跳高无论是跨越式、背越式、俯卧式或剪式,初学时都应从低杆跳起,先学腾空及转身姿势。


急行跳远必须在准备部分包括各种专门跳法的辅助练习,如落地要有弹性及正确的腾空动作等。


学习三级跳,只有掌握了急行跳远之后才有可能,而且不应做长距离的和高速度的助跑。助跑的跑道过硬或技术不良,都可以引起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跟腱损伤及跟骨下脂肪垫挫伤。


预防撑竿跳的创伤,应在每次练习前检查撑竿的质量,并应在专门的场地练习。


(三)投掷项目包括铁饼、手榴弹、标枪、铅球及链球。最常见的创伤。这多因训练和比赛时,缺乏严格规则或缺乏拦网设备所致。其次,也可以见到由于准备活动不够或技术不熟练而引起肌肉韧带捩伤(肩、腰、膝、肘关节)或骨折。此外,由于技术特点也可造成劳损伤(肩、肘、膝、腰)。


(1)投掷手榴弹与标枪,由于对肩、肘、腰、膝的要求很高,所以这些部位最易,其中有的是一次伤,有的是慢性劳损伤。肩袖伤、付内侧副韧带、肌肉的捩伤,肘的骨关节病(投掷肘)最常见,多因投掷技术不正确,肩、肘、腰、腿在投出时未呈反弓形所致。膝伤最常见的是髌骨软骨病或伸膝腱膜炎,这主要是由于助跑末,一腿突然制动,使髌骨的软骨与股骨反复撞击或肌肉反复牵扯所致。此外,手榴弹投掷技术错误,还会发生肱骨的手榴弹骨折,时常常合并桡神经。


(2)铁饼运动员最易发生的创伤是髌内软骨病,髌腱捩伤及伸膝腱膜炎,这是由于掷铁饼时,经常需要运动员在膝半蹲位置支撑扭转用力所致。据统计,集训运动员每日要在半蹲位作模仿练习或试投约100-150次,局部的劳损程度可想而知。因而必须引起教练员的注意。


(3)掷链球进最常见的损伤是斜方肌拉伤。


(4)铅球运动创伤,常见的有掌指关节扭伤,指屈深肌腱拉伤,或因出生时球由指间滑出而致的蚓状肌拉伤。此外,左侧腰方肌也常因投出时腰的突然侧倾而拉伤。个别运动员为了加强腿的后蹬力量,过多地重复“膝的半蹲起”因而引起髌骨软骨病。根据上述情况,加强训练的组织方法,技术的讲解和准备活动,是预防此类创伤的主要措施。

 
喜 欢

361

 
上一个:指甲裂伤出血该怎么办
下一个:哪些准不宜出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