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 

马拉松比赛健康急救方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2375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挑战人体生命极限的运动,运动意外情况难以完全避免,掌握科学的方法,可以将比赛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规律的赛前训练计划、消除赛前的紧张情绪、充分的赛前准备活动、比赛中的速度分配、“极点”现象的克服、比赛中意外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比赛后的恢复等。


一、运动员比赛前应进行必要的体检。体检要在比赛前一周内进行,体检项目主要包括:血压、心率、心肺肝肾功能等。运动员如发现有以下情况不宜参加比赛:


1.各类型心脏病;高血压、脉压差小于30mmHg、冠心病、频发性心率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有慢史现活动期、有慢史现稳定期但继续参加专项运动时间不满三个月以上者。


2.赛前一周内患感冒发烧、胸闷憋气、心悸症状连续三天以上者,严重失眠、胃肠道疾病。


3.赛前72小时内有外伤史者。


4.肝肾功能不全者。


5.有精神、神经疾病史者。


二、运动员比赛前应注意事项:


1.赛前24小时内不能饮酒、食辛辣性食物、不能暴饮暴食。


2.赛前三天,保证良好睡眠。


3.赛前1~2小时进食,进食量占常量1/2,即半饱状态。以易消化、甜食为主。


4.赛前0.5~1小时间,适当饮水,以补充在比赛中出汗丢失的水分。


5.赛前30分钟以内,做准备活动,以伸展运动为主,达到身体微热,心跳稍快为止。


三、比赛中意外情况的处理:


1.运动员“极点”现象


指在比赛中过程中运动员出现胸闷、气喘、动作协调性差、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肌肉酸痛、速度减慢等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极点”,“极点”的出现是人体由相对静止的状态转到剧烈的运动时,肌肉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而内脏器官的惰性较大,无法立即将其功能全部动员起来,充分供给肌肉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乳酸不能及时排除而堆积的结果。当出现“极点”现象时,有系统训练的运动员通过适当降低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后,就能恢复正常,继续参加比赛。而未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或经过上述处理无法恢复正常的运动员应退出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


2.虚脱状态


比赛中如出现眼前阵发性发黑,严重憋气,有窒息感,周身出冷汗呈虚脱状态,应立即停止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或向志愿者求救。


3.腹痛、小腿肚抽筋


一般发生在未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如出现上述情况经过自己简单处理无效者应退出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或向志愿者求救。


4.肌肉拉伤、踝关节扭伤


应退出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或向志愿者求救。


四、马拉松组委会医疗保障部提请广大医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观众注意:一旦发现参赛运动员出现及意外发生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使运动员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


医疗志愿者:发现运动员意外伤发生后,根据运动员的伤情,轻伤员立即施救,并派员护送至医疗站、点进一步处置;重伤员就地安置进行初步处置,并将地点报告“120”;如运动员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同时,指挥周围群众维持秩序,拨打“120”电话报告发生地点。


青年志愿者:发现运动员意外伤发生后,立即对运动员帮助,轻伤员送至急救站、点;重伤员就地安置,拨打电话报告“120”,安排志愿者向附近的医疗站点及救护车求助医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观众,一旦发现参赛运动员出现及意外发生时,能得到救治,使医疗急救有序、高效,提高医疗急救的效率。


周围观众:发现运动员或发生意外后,立即报告志愿者,有急救知识的观众协助志愿者处置,维持好秩序,勿围观。按照志愿者的指挥,协助拨打“120”电话。

 
喜 欢

157

 
上一个:脑中风有什么急救原则
下一个:牙痛有效缓解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