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 

掌握溺水急救常识 给溺水儿童争取更多的存活希望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4631    


儿童戏水,这是天性。意外的溺水事件总是很难避免。但是儿童溺水,到底该如何救,你真的知道么?救人心切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掌握一定的溺水急救常识,那便可以给溺水儿童争取更多的存活希望。下面跟随百红鸟健康网了解一下吧!


掌握溺水急救常识 给溺水儿童争取更多的存活希望


首先,应当明确,对于清醒或者有呼吸者,溺水时间短,不需要控水,控水会增加返流甚至窒息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数千人溺亡在公共游泳池,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的救生员10-10扫描法有效的减少了溺死率。具体做法是,救生员站在高处,每10秒观察一次泳池,如果发现事故立即在10秒内展开救助行动。这一做法,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遇到溺水人员莫惊慌,将人从水中救起,是关键。


切记不要做任何形式的控水,肺内的水不容易控出来,也没有证据表明水会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肺内的水可以在心肺复苏时通过血液循环带走。控水时反而将胃内容物控出,造成返流甚至窒息,更会耽搁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


根据患者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1、对于清醒,有呼吸有脉搏的患者: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2、对于(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的患者: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对于,无呼吸有脉搏的患者: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人员。


掌握溺水急救常识 给溺水儿童争取更多的存活希望


学习游泳中的安全常识   


一、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在每月特别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掌握溺水急救常识 给溺水儿童争取更多的存活希望 


二、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凡是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掌握溺水急救常识 给溺水儿童争取更多的存活希望  


三、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2、一般处理办法。(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


(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再次强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

 
喜 欢

308

 
上一个:小心:宫外孕披着的外衣
下一个:孩子发高烧如何急救处理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