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老年人用有十二禁忌。
一忌任意滥用。患慢的老人应尽量少用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二忌种类过多。老年病人服用的物越多,发生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志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三忌用过量。临床用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老年人用应相对减少,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四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时间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或减量,尤其是对于毒性大的物,更应按“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掌握好用时间。
五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六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病多长期、慢性,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添病加害。
七忌滥用补。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民间就有“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八忌朝秦暮楚。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说这好,便用这;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用品种不定,多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反应。
九忌长期用一种。一种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性,使效降低,而且会产生对物的依赖性甚至形成瘾。
十忌滥用三大素。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物,但不能当万能、太平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十一忌依赖安眠。长期服用安眠易发生头昏、头胀、步态不稳和跌跃,久用也可成瘾和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物疗法为主,安眠为辅。安眠只宜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治疗时应交替轮换用毒性较低的物。
十二忌滥用泻。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为此而常服泻,可使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老人便秘,最好调节生活饮食节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