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 

老人吃“黄色水果”更有益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3     浏览:1795    


有百果之宗的盛誉,全国盛产,品种很多,有冬果梨、鹅黄梨、旱酥梨,红肖梨、锦丰梨、京白梨、库尔勒梨、莱阳梨、砺山梨、马蹄黄梨、雪花梨等。古代还将砺山梨列为宫廷贡品。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偏凉,归肺、胃经。有润肺清热,清痰降火、清胃泻热、养阴生津、滋肾补虚及润肠通便等作用。其中木梨含水分最高,蛋白质以苏木梨最高,膳食纤维以新疆库尔勒最多,碳水化合物以明目梨为上,胡萝卜素以雪花梨最高。梨的主要功效以清肺化痰见长,对肺热胃热引起的咳嗽,干咳、百日咳、或黄痰,咽干口燥、音哑以及便秘等以及肺、胃、肾、诸脏出现阴津亏虚之症皆可选用。


香蕉又名蕉子、蕉果、甘蕉、被人们称之为水果中的“巨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寒微涩,归心胃、大肠经、有清热止渴、清胃凉血、润肠通便、降压利尿,润肺化痰,清热生津之效。对上火引起的烦渴,腹泄、便秘、便血、眩晕、烫伤、咽喉肿痛、咳嗽、肺痈皆有效果。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钙、钾、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无机盐、维生素A、B、C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二羟基苯乙胺。对动脉硬化,胆固醇高,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都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对痈疮、烧烫伤,皲裂作用良好。本品较寒,因而脾胃虚弱的人慎食,尤忌空腹服,因为空腹食用会使血液中的镁、钙比例失调,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


橘子又称橘、橘实和蜜橘等,为大众化水果之一。其甘甜味美、酸而爽口,以温州、黄岩者为佳,其全身皆是宝。中医认为其性味甘,酸而温,无毒。具有润肺止咳、开胃生津、健脾止泻、行气宣痹,舒肝解郁等多种效用。其含有橙皮甙、柠檬酸,还原糖、苹果酸,维生素A、C、D、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每100g中其水分含85.6g,蛋白质1.2g,脂肪0.2g,膳食纤维0.1g,碳水化合物12.5g,灰分0.4g,胡萝卜素5140ug,对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对妇科乳腺炎、结核,乳汁不畅,适量服之,皆有所益。其皮有祛痰止咳良药,有抗血栓、利胆,扩张支气管、增加心输出量、防止微血管出血等多种效用。核对疝气痛,肿痛,结块有良好效果。络可行气通络、化痰止咳。叶为疏肝行气,散结消肿之佳品,尤对胁肋作痛、乳痛、结块等有很好的效果。橘子不宜空腹或大量进食,如过多食用易患胡萝卜素血症、出现精神萎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皮肤变黄,并可胃粘膜产生胀闷,消化不良等。


柿子又称朱果,镇天迦。其甘甜如蜜,醇香爽口。中医认为其甘寒微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润肠、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对肺热咳嗽,百日咳、咳吐黄痰者食之可化痰止咳、对脾胃失调之咽痛、恶心呕吐、呃逆、腹泻、痢疾皆有所益。尤对胃热亢盛引起的唾血、吐血、便血、产后出血、紫癜有凉血止血之效。其汁外用对皮肤溃疡、瘙痒、带状疱疹皆有效应。其霜外用对口角炎,口舌生疮,肛裂每有效果。吃柿子,应会吃、适量吃,民间认为柿子不宜与红薯同吃。柿子中的鞣酸易影响铁的吸收。因而缺铁性贫血者不宜食。空腹食用易形成胃柿石,脾胃虚寒者忌服。


酸甜可口、中医认为柚子性温微酸、归肺脾经。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之效,其含水分高达90%。含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钾、钠、栖等微量元素,以及枸橼酸,维生素。尤对咳嗽痰多、胸闷、食欲不振,以及疝气痛,老年咳喘皆有很好的效果。


苹果品种很多,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我国陕西省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而黄香蕉苹果为苹果中之佳品,其营养丰富,口感好。中医认为其味甘酸、平、归脾、胃二经。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及和胃降逆等效。其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多种维生素、糖类、鞣酸、矿物质、果酸及碳水化合物。《本草纲目》载:“可下气消痰、治藿乱肚痛,消渴者宜食之、疗水谷痢、泄精。”苹果酱对慢性肠炎久痢不止,小儿消化不良有效。过食宜产生胃酸增多,使胃脘嘈烦易肌,同时苹果的清香,又能送你一份好心情。

 
喜 欢

119

 
上一个:老年人健康补钙 就吃这些!
下一个:七旬老人爱猫如痴 30年画猫万幅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