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 

迈过四道坎老年生活才幸福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2-16     浏览:256


人到老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退休后的失落、丧偶后的孤独、患病后的恐惧就像一道道门槛,阻碍着老年人的幸福,让众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那么,阻碍老年人幸福的门槛究竟有哪些,怎样才能迈过这些坎呢?


第一道坎:退休期避免失落怨恨


步入退休生活以后,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60岁的老人生活节奏由原来的紧张、有序转为清闲。而人际关系发生的变化,老人若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很容易感到空虚,心理上会出现较大的失落感从而干扰情绪,影响心理平衡。


其实,退休后要调整心态,学会两件事:学和玩。因为学和玩都是老年人与社会保持联系的最重要的方式。另外,退休之人最怕的是这辈子什么爱好也没有。那些“工作狂”退休之后,一定要发掘、培养一项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的人际关系,而不会仅仅把自己圈在家庭生活当中。


第二道坎:空巢老人有自己的生活


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空巢也是正常的。所以,当代老年人要抛弃那种传统的养儿防老、依赖子女的想法。对于子女来说,客观上要去闯世界,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在主观上,也不会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


建议空巢老人在子女求学、成家立业之后,不妨转移心思,动起手来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既充实了生活,又填补了孤寂,烦忧也就失去了容身之处。


第三道坎:患了重病要坦然面对


恶性肿瘤现已成为60~70岁年龄段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65岁以上老年人癌症发病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病例的55.36%。因此,癌症被认为是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


老年人对癌症的惊恐、担忧、害怕一系列负面情绪,是其治疗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也有很多癌症患者是带瘤生存的,他们甚至被称为“临床治愈”,而这些治愈的患者常常就是坦然接受患病的事实,并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我们应该认识到,一旦患了癌症,着急、悲伤、忧郁都于事无补。相反,只会加重病情。


专家建议,采取积极、主动、泰然处之的态度,尽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战胜癌魔的信念,努力配合医生治疗,对于稳定和改善病情、延长生存期是十分有益的。


第四道坎:配偶走了勿悲伤过度


“中年夫妻,老来伴”。老伴去世后,丧偶的老人感到形单影只,对未来丧失信心而陷于孤独、空虚、抑郁的情绪之中。有人统计过,老年人在失去配偶后的一两年内死亡的人数高于老年夫妇都存在而的7倍。


丧偶给老年人带来的打击常常是致命的,而一旦老年人不能从丧偶的悲痛中走出来,就会时常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悲剧。从心理学上讲,这种悲痛的情绪一个月左右应该有所缓解,不然应该去看医生,以免罹患抑郁症。


专家建议,丧偶老人应该与子女同住,让子女充当伴侣的角色,以陪伴老人度过忧伤时期。

喜 欢

12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用水表监测独居老人安全
下一个:老年人穿戴要以“柔美”为主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