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有车一族 > 

“驾”是隐匿的“交通杀手”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6-11     浏览:549


“驾”是隐匿的“交通杀手”


与酒驾相比,由于在交通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不注意看物说明书,知道物对驾驶影响的人并不多。但驾一旦发生,后果将十分严重。曾发生过不少司机在服用含抗过敏成分的感冒后开长途汽车,因为发困思睡,精力不集中,与卡车追尾前来就诊的案例。


常用的影响最大


镇静安眠虽然容易让人困倦,但一般在夜间睡眠前服用,多数司机不会在开车前吃。但如果用后第二天仍感到头晕,最好不要开车。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第一代抗过敏可引起困倦、视力模糊等症状,说明书中一般会提示开车前慎用,只要认真阅读并遵照此建议,就能避免发生危险。医生遇到的大多驾是因为司机服用含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发生意外。解热镇痛物对神经系统功能有一定影响,服用后最好不要马上开车。


降压、贴膏对驾驶的影响容易被忽略


曾有一位高血压患者在开车途中突感不适,出现短暂的头晕、眼前发黑,出了车祸。询问家人后得知,患者近期刚换了降压,出现了短暂的低血压,又没有注意休息,因此引发事故。服降压在换调整剂量期间,容易出现意外。降糖也可能发生类似问题。一些外用贴膏为了预防过敏,添加了苯海拉明等成分,如果长期大面积用,可能造成此成分在体内蓄积,引发嗜睡、倦乏等症状。建议常开车者咨询医生后再用这类。


开车前要“醒醒”


司机都知道,开车前不能饮酒,但生病需要吃时,不可能为了开车停。此时建议错开时间,避免发生危险。服用含抗过敏成分的感冒后4~6个小时内不建议开车。抗过敏物应遵医嘱睡前服用,以减少嗜睡等副作用的影响。刚开始吃降压、降糖和调整用量期间最好不要开车。


服用四类物后不要立即开车


生活中有四类物在服用后不要开车。第一类就是感冒,第二类是抗抑郁焦虑,第三类是镇定安眠,还有就是降压降糖类,其原理都是会抑制中枢神经。熊爱珍建议,市民在服用了以上四类物后,至少在4个小时之内不要开车,部分品要休息6个小时后再开车。

喜 欢

239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如何减少车内霉菌污染?
下一个:经常开车应该如何保健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