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炎是什么?
什么是滴虫性炎?滴虫性炎是由毛滴虫引起的常见炎。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在pH5以下或7.5以上的环境中则不生长。
滴虫能消耗或吞噬上皮细胞内的糖原,阻碍乳酸生成,使pH升高。滴虫性炎患者的酸碱度为pH5-6.5。滴虫不仅寄生于,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肾盂以及男方的皱褶、尿道或前列腺中。滴虫性炎往往与其他炎并存,约60%滴虫性炎同时合并细菌。
滴虫性炎的症状
滴虫性炎的症状有哪些?25%-50%滴虫性炎患者感染初期无症状。主要症状是分泌物增多及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痛等。
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分泌物呈脓性是因为分泌物中含有白细胞,若合并其他感染则呈黄绿色;呈泡沫状、有臭味是因滴虫无氧酵解糖类,产生腐臭气体。
瘙痒部位主要为口及。若合并尿道感染,可有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
毛滴虫能吞噬,并能阻碍乳酸生成,影响在内存活,可致不孕。检查见黏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形成“草莓样”宫颈,后穹窿有多量白带,呈灰、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带虫者黏膜无异常改变。
滴虫性炎的诊断
滴虫性炎典型病例容易诊断,若在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确诊。最简便的方法是生理盐水悬滴法,显微镜下见到呈波状运动的滴虫及增多的白细胞被推移。此方法的敏感性60%-70%。
对可疑患者,若多次悬滴法未能发现滴虫时,可送培养,准确性达98%左右。取分泌物前24-48小时应避免、灌洗或局部用,取分泌物时窥器不涂润滑剂,分泌物取出后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暖,否则滴虫活动力减弱,造成辨认困难。聚合酶链反应也可用于滴虫的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