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板蓝根的热量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07     浏览:966    

文章目录

一、板蓝根的热量和富含物质
二、板蓝根的和简介
三、板蓝根的营养价值和吃法
四、板蓝根的价格、选购、保存
五、板蓝根的饮食禁忌


板蓝根的热量和富含物质


板蓝根的主要成分有:荆芥穗,桔梗,柴胡,白芷,苦杏仁,苦地丁。但要注意到的一点就是板蓝根里面添加大量的蔗糖,蔗糖的热量也蛮高的!板蓝根含靛蓝、靛玉红、蒽醌类、β-谷甾醇、γ-谷甾醇、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缬氨酸、γ-氨基丁酸、还含黑芥子、甙靛甙、色胺酮、1-硫氰酸、2-羟基丁、3-烯表告伊春腺、甙棕榈酸、蔗糖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


板蓝根的和简介






板蓝根,中名。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菘蓝,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2500px。光滑被粉霜。根肥厚,近圆锥形,直径2-75px,长20-750px,表面土,具短横纹及少数须根。基生叶莲座状,叶片长圆形至宽倒披针形,长5-375px,宽1.5-100px,先端钝尖,边缘全缘,或稍具浅波齿,有圆形叶耳或不明显;顶部叶宽条形,全缘,无柄。板蓝根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


板蓝根的营养价值和吃法


1、板蓝根主要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斑疹、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病症的治疗。


板蓝根具有体外广谱抗菌作用(包括痢疾细菌、沙门氏细菌、溶血性链形菌),是抗菌消炎、止痛、退热的传统中草。此外,板蓝根内含有多种抗病毒物质,对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及流脑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2、板兰根与大青叶,皆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但板兰根有利咽之长,而大青叶化斑之长于胜于板兰根。


3、板兰根与青黛皆为清热解毒要,但青黛味咸而具消痰散肿之长。


4、板蓝根炖猪腱汤


材料:猪腱150公克,板蓝根8公克,黄耆5公克,红枣6颗,姜片8公克,水350cc,水2杯,盐1/2茶匙,米酒1/2茶匙。做法:猪腱剁小块备用。取一汤锅,加入适量份量外的水煮至滚沸后,将作法1的猪腱块放入滚水中汆烫约1分钟后取出洗净,放入电锅内锅中。将板蓝根、黄耆及红枣用清水洗净后,与姜片、水加入作法2的电锅内锅中。电锅外锅先加入2杯水后,放入作法3的电锅内锅,盖上锅盖、按下电锅开关,待电锅开关跳起,焖约20分钟后,再加入盐及米酒调味即可。


板蓝根的价格、选购、保存


1、板蓝根价格


经过权威机构的多项专业检测鉴定,发现亚邻板蓝根天然无硫,无任何农残留,色泽纯正,有效含量高,实属目前国内顶级的板蓝根材。价格根据等级8-15元/公斤不等。


2、板蓝根选购


选购板蓝根时:挑选平直、粉性大、坚实、粗壮者为好。那些根细小、软不宜建议选择。


3、板蓝根保存


板蓝根适宜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注意防霉。


板蓝根的饮食禁忌


1、板蓝根服用过多伤脾胃


健康专家指出,板蓝根虽然防治风热性感冒具有一定作用,但对风寒等其他类型感冒则不一定适合。如果体质偏虚寒的人多喝板蓝根冲剂,就会因其苦寒伤胃,带来一系列胃肠道反应,以至于感冒没治好,反而引起胃痛、畏寒、食欲不振等症。尤其是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板蓝根是好,但“对症下”才是关键。


2、板蓝根也是有副作用的不是人人都适合


有中医专家表示,、季节性流感、甲型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作用机理都是抗病毒。而板蓝根抗流感缺乏严格的循证医学上的证据,仅仅停留在多年来具体病例积累的临床经验上,经验证明中板蓝根可能作用于人体细胞保护,使其免受病毒侵害,或者是提高了人体免疫机能。



 
喜 欢

448

 
上一个:鱼翅怎么吃
下一个:东革阿里怎么吃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