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白鲜皮怎么吃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24     浏览:943

文章目录

一、白鲜皮怎么吃
二、白鲜皮
三、吃白鲜皮有什么好处
四、白鲜皮饮食宜忌


白鲜皮怎么吃


1、白鲜皮介绍


白鲜皮,又名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是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白鲜皮是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可入。《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白鲜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


2、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3、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除去粗皮,洗净,稍润,切片,晒干或酒拌炒。


4、白鲜皮吃法


4.1、治湿热疮毒、湿疹,疥癣


本品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


4.2、治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本品善清热燥湿,可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尿赤,常配茵陈等用。


4.3、治慢性湿疹,荨麻疹


白鲜皮9g,白蒺藜12g,乌梢蛇9g,生地12g,防风、当归各9g,甘草6g。水煎服。


4.4、治肺藏风热


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


4.5、治痫黄


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4.6、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


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4.7、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者


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白鲜皮




吃白鲜皮有什么好处


1、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有报告本品的乙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等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草分枝杆菌均未见效果。1:20煎剂对毛滴虫并无杀灭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


本品所含白藓碱于小量时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分钟输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所含花椒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菌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能使麻醉猫血压上升,增强猫瞬膜收缩、扩张冠脉,增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3、抗癌作用


伊红染色法结果表明本品非极性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有体外抗癌活性,从本品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岑皮酮,白鲜碱及得自挥发油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为其体外抗癌的有效成分,其45%的浓度能杀死艾氏腹水癌、S180及U14细胞,而黄柏酮、柠檬苦素及β-谷甾醇无效。


4、泄热


白鲜皮苦能泄热,寒能除热,故主头风有火证。性寒而燥,能除湿热,故主五疸。咳逆者,实火上冲也,得寒而散,则咳逆止矣。淋沥及女子阴中肿痛,亦皆下部湿热,乘虚客肾与所致也。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者,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脾主四肢,恶湿而喜燥,今为湿邪所干,故四肢不安也。时行腹中大热,因而饮水、大呼、欲走者,邪热盛也。小儿惊痫,亦热则生风之候也。散湿除热,蔑不济矣。妇人产后余痛,应是血虚而热,非所宜也。


白鲜皮饮食宜忌


虚寒证忌服。《本草经集注》:"恶螵蛸、桔梗、茯苓、萆粟。"《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勿用。"

喜 欢

49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藏红花怎么吃
下一个:阿胶枣的热量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