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苡仁怎么吃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8-12     浏览:453    

文章目录

一、苡仁怎么吃
二、苡仁
三、吃苡仁有什么好处
四、苡仁饮食宜忌


苡仁怎么吃


适用量:每餐50~100克。


健康红绿灯:便秘,尿多者及孕早期的妇女应忌食。


早晚两次,每次3-5克熟薏米粉,用温开水冲服。饭后服用。能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将熟薏米粉5克泡500毫升温开水,做茶水饮料饮用,能降署解渴,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


薏米粉的制作方法:把薏米放到搅拌机里打碎,然后放到烤箱里烘培大概5-6分钟。


薏米养生保健食谱精选


1、薏米粥


薏米30-60克,粳米50克,同煮粥,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健脾和胃,除湿利水,抗癌消炎作用,适用于体虚或老年人浮肿,下肢脚气,食欲不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牛皮癣,湿疹,风湿腰病等症。此方可作为防治癌肿的一种辅助食疗孕施,但孕妇不宜食。


2、薏米美容酒


薏米粉100克装瓶内,加入米酒400毫升浸泡,一周后即可饮用,每次服20毫升,若用橘汁、柠檬汁、苹果汁等水果汁调和饮用效果更好。有健肤美容、美艳肌肤作用,可治皮肤粗糙、皮肤扁平疣等症。


3、薏米八宝清补凉


薏米、淮山、莲子、大枣各40克,百合、沙参、茨实、玉竹各20克,共煮汤,加糖,连汤带渣服食,是夏热天及体虚火旺不受温补之人的清凉补品。名曰:“八宝清补凉”。有健脾止泻,滋阴润肺,除烦安神作用,适用于肺虚咳嗽,慢性腹泻,体虚多汗,夜间口干失眠,梦多,男子梦泄,妇女白带淋漓等症。


4、薏米莲子百合粥


薏米50克,莲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先煮烂,再与粳米50克同煮粥用适量红糖(或蜂蜜)调味食用。有健脾祛湿,润肺止泻,健肤美容作用,适用于大便溏烂,下肢湿疹,面部座疮等症。


苡仁



吃苡仁有什么好处


薏米味甘淡,微寒,有健脾、补肺、清热等功效,临床常用于祛风湿、强筋骨、补正气、利肠胃、利尿、消水肿等。


1、美白肌肤


薏米因富含蛋白质,常食可保持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


2、促进新陈代谢


常吃薏米,能很好的给我们的身体进行排湿,而且能有效加速我们的代谢。


3、防止脱发


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


4、抑制骨骼肌的收缩


薏米可抑制骨骼肌收缩,能减少肌肉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


5、抗肿瘤


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


6、预防和抵抗癌症


常吃能有效抵抗癌症的发生,在预防疾病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对我们的身体保健很有帮助。


7、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8、镇静、镇痛及解热


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


9、对心血管的作用


抑制呼吸中枢,使末稍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


10、延缓衰老


具有降血钙、延缓衰老作用。


11、降血糖


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有特殊功效。


12、促进肠胃吸收


薏米算是b物的一种,以水煮软或炒熟,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


苡仁饮食宜忌


1、因为薏米性味甘淡微寒,长期食用会让虚寒体质的人身体又愈加冷虚,导致体质偏弱,经期等问题出现。


2、薏米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肠胃虚弱的人可以用薏米与其他食材一起熬煮食用,但切忌不要单独用薏米泡水喝。


3、薏米虽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毕竟只是一种保健食品,不能当作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还是要找医生治疗,千万不可以自行食用薏米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或导致病情加深。


科学研究表明,妇女怀孕期忌食薏米;汗少、便秘者不宜食用薏米;体寒的人不能多吃,特别


是在期间不要多吃。而适合食用薏米的人群是:各种癌症患者、关节炎、急慢性肾炎水肿、癌性腹水、面浮肢肿、脚气病浮肿者、青年粉刺疙瘩以及其他皮肤营养不良粗糙者等。

 
喜 欢

197

 
上一个:一份抗癌“菜单”
下一个:春季养生吃什么好 3种豆子不可少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