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 

肉食控制进补-少纤维更易便秘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6-12     浏览:240    


进补完全陷入“肉食控”的人,无肉不欢,爱嗑姜母鸭、麻油鸡,蔬菜类明显摄取不足,不能补充膳食纤维,于是容易出现痔疮、便秘等现象。此外,若肠胃较敏感的人,因为吃到内含酒、辣椒与油腻等物,而引发胃食道逆流症状。


肉食控制进补


进补完全陷入“肉食控”的人,无肉不欢,爱嗑姜母鸭、麻油鸡,蔬菜类明显摄取不足,不能补充膳食纤维,于是容易出现痔疮、便秘等现象。此外,若肠胃较敏感的人,因为吃到内含酒、辣椒与油腻等物,而引发胃食道逆流症状。摄取大量油脂量高的食物,一不小心也会诱发胆囊炎。


肉类搭材炖煮有助萃取出材中脂溶性营养成分


为什么传统进补时,一定要吃肉?中医师表示,其实加入肉类炖煮的目的,除了可增加汤头口感,也有助于萃取材中的脂溶性成分,比单纯补效果来得佳。因为中材中的营养,有一些适合溶于水,有一些则必需靠油脂溶出,例如常使用于膳进补的食材如当归、黄耆,即是能藉由与肉类一起炖煮的过程中,将其中部份营养素溶出,有利人体摄入。


补品的肉类有很多种,常见包括鸡、鸭、羊、猪为主,但是各种肉类的效果大不同,所以必需先了解到底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必需依照体质进补,才不会愈补愈大洞。


吃羊肉禁忌:


炎热夏天或发烧的人要慎食,还有水肿、感冒、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不宜食用;此外,有肝并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发烧期间也不宜食用。


鸭肉养胃补肾:


鸭肉营养成份与鸡肉类似,包括含有蛋白质、脂肪、泛酸、胆固醇、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钙、磷、钾、铁等。鸭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消水肿、止咳化痰等作用。凡是体内有热的人适宜吃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烧,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吃鸭肉,也有益处。


鸡肉温中益气:


鸡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C、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份。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效果。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疲劳、、贫血、虚弱等症状的人,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常见料理方式包括:人参鸡、麻油鸡、烧酒鸡、芥菜鸡、山鸡等。


吃鸡肉禁忌:


鸡肉性温,多食容易生热动风,因此不宜过度摄取,包括感冒发烧、热毒未清或内热亢盛的人;还有黄疽、痢疾的患者;或肝火旺盛或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头晕、便祕的人,也应避免摄龋


羊肉补虚劳:


羊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铁、钙、维生素B1、B2等成分。羊肉「味滋补、性甘温」,能补虚劳、祛寒冷、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的人,均有补益效果。羊肉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所以被称为冬令补品。


吃鸭肉禁忌:


鸭肉性凉,脾胃阴虚、经常腹泻者忌用。鸭肉不能与龟肉、鳖肉同食。此外,也有一说鸭肉微毒,所谓微毒,应该是指鸭肉性冷,多吃会有下痢腹泻的情况,可多配合辛温的食材如干姜、麻油等来矫正性味,便无大碍。


吃肉油滋滋少纤维易导致便祕严重造成痔疮


许多人进补“无肉不欢”,肉类食品不易消化吸收,若摄取过多,餐餐油腻,加上平时饮食已经缺乏高纤维蔬果的情况下,这些食物代谢后会産生酸性有毒物质,如果久坐不喜欢运动,加上生活紧张压力大,导致排便无规律,甚至容易引起便祕,严重便祕还会导致痔疮。


绿叶鸟健康网小贴士:


为了避免进补肉类摄取过量、纤维不足导致便祕、痔疮等情况,中医师建议,不妨可以加入一些菇类例如杏鲍菇,或是山,以及青木瓜等,都属于纤维高的蔬菜,有助摆脱便祕,甚至有“痔”难伸的窘境。


此外,进补也需要注意勿摄取过多含有酒精的麻油鸡,或含有高油腻或辛辣物的麻辣锅,一旦吃太饱,胃食道逆流就容易来报到,甚至因为误摄取到大量油脂、高热量的食物,胆囊就会收缩释出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很可能致使胆囊急遽收缩,此时结石会跟着活动,若卡在胆管或胆囊出口,引起胆囊炎或胆管炎。

 
喜 欢

112

 
上一个:人们对粗粮的误解-粗粮热量高吗?
下一个:肉丸越筋道质量就越好吗?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