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食物营养 > 

西瓜鲜为人知的5大功效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02     浏览:393    


西瓜是夏天里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西瓜除了可以解渴外还有什么功效呢?其实,西瓜不仅仅吃法有很多种,还有很多不被我们所熟知的营养价值哦。在这里,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下西瓜鲜为人知的5大功效,一起来看看吧。


西瓜鲜为人知的5大功效


番茄红素含量要超过生番茄。一杯西瓜含有6毫克番茄红素,而一个新鲜生番茄仅含有4毫克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作为一种超级抗氧化剂,它能抵御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一些研究甚至表明,番茄红素有助于抵抗心脏病和多种癌症。营养学家的建议是:为了获得最多的抗氧化剂,最好食用室温状态下的西瓜。


西瓜汁能缓解肌肉酸痛。西班牙学者发表在《农业和食品化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发现,在锻炼前饮用454克西瓜汁的运动员较少出现酸痛感,在一天内的心率也较低。这是因为西瓜含有一种名为瓜氨酸的天然物质,它能提高动脉功能和降低血压。其对血管的放松作用相当于—万艾可。


它既是一种水果,也是一种蔬菜。与大多数水果一样,西瓜是一种靠种子繁殖的农产品。然而,从植物学的分类角度来看,西瓜与南瓜和葫芦同属于葫芦科。所以,瓜皮也是能食用的部位,没有任何理由丢弃它。


含有大量的水分。西瓜的补水功效非常强大,水分含量达到了91.5%。夏季容易发生脱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有研究显示,即使是轻度脱水也会存在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情绪差等症状。从食疗的角度来看,西瓜是最好的补水食物。


黄瓤西瓜营养差不多。西瓜内瓤的颜色不仅局限于红色,市场上出售的品种还有的西瓜,它的味道更甜。两种西瓜的外表完全相同,所具有的健康功效也大致相似。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吃西瓜也是有禁忌的。


夏天吃西瓜的禁忌


不宜多吃。元·飞《延寿书》云:北人禀厚,食之犹惯,南人禀薄,多食易致霍乱。又云:防州太守陈逢原,避暑食瓜过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举动,皆食瓜之患也。因此,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寒积腹痛,小便频数,小便量多;以及平常有慢性肠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于虚冷体质的人均不宜多吃。正常健康的不可一次吃太多或长期大量吃,因西瓜水分多,多量水分在胃里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变质不能吃。西瓜变质后不可以吃,容易引起胃肠病而下痢。惟清·张璐《本经逢源》云:西瓜,甘寒降泻。子仁甘温性升,开豁痰涎之理是其本性。又引《相感志》云:食西瓜后食其子,即不噫瓜气,其温散之力可知。过食瓜果类致使胃肠寒积腹痛者,酌服中理中汤可治。西瓜裨益于人虽多,慎记民间俚语云:日吃西瓜,半夜反症。


糖尿病人。西瓜约含糖类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说吃西瓜后会致血糖增高。正常人由于会及时分泌胰岛素,可使血糖、尿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人则不同,在短时间内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会升高,病情较重的还可能因出现代谢紊乱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量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应相应地减少吃饭和面制品(碳水化合物)的数量,以免加重病情。


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排出体内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常会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这类病人若吃太多西瓜,会因摄入过多的水,又不能及时将多余的水排出,致使水分在体内超量储存,血容量增多,因此不但使水肿加重,且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故而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少吃或不吃西瓜为好。


感冒初期。中医认为,不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其初期均属于表证,应采用让病邪从表而解的发散治疗方法。并认为在表未解之前若攻之会加重病情。而西瓜有清里热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吃西瓜会使感冒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


口腔溃疡病人。口腔溃疡在中医中被认为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所致。由于西瓜有利尿作用。若口腔溃疡者多吃西瓜,会使口腔溃疡复原所需要的水分被过多排出,从而加重阴虚和内热,使病程绵延,不易愈合。


夏天吃西瓜好处多,不过要谨记以上禁忌哦。

 
喜 欢

179

 
上一个:青豆有什么营养与功效?青豆可抑止食管癌
下一个:茴香有6大作用你知道吗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