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血清总胆红素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1、体内缺乏锌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偏低
人体因厌食或者营养不平衡,造成体内锌的缺乏,而缺锌是总胆红素低的原因之一。
2、缺铁性贫血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偏低
缺铁性贫血也会导致人体总胆红素偏低,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其症状就是面色微黄或苍白,但是否缺铁性贫血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红细胞形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检查。
3、检测错误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偏低
检测错误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低,此时,检查者可以重新检查一次肝功能,以确诊是不是检查错误。
4、乙肝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偏低
总胆红素高可能是由乙肝引起的,间接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而来,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谢又可变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
5、溶血性黄疸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偏低
发生溶血性黄疸还有肝细胞性黄疸时都会引起间接胆红素的值出现异常。
6、总胆红素参考值是什么
总胆红素参考值:3.4~17.1μmol/L。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总胆红素升高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
总胆红素主要用来诊断是否有肝脏疾病或胆道是否发生异常,总胆红素正常值在3.4
~20.5μmol/L之间,17.1-34.2μmol/L可视为隐性黄疸;34.2-170μmol/L之间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μmol/L则为重度黄疸。
总胆红素偏低一般情况下没什么大问题的,建议定期复查,再观察看看。总胆红素主要用来诊断是否有肝脏疾病或胆道是否发生异常,总胆红素正常值在1.7-17.1μmol/L之间,17.1-34.2μmol/L可视为隐性?黄疸;34.2-170μmol/L之间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μmol/L则为重度黄疸。
血清总胆红素注意事项有什么 1、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2、抽血后应注意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血清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胆红素的代谢过程可知血清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两个方面。
1、胆道发生阻塞时,直接胆红素不能及时的排放到肠道,并且排出体外,也会使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升高的。
各种肝炎如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等导致肝脏的代谢能力下降,不能把合成的直接胆红素正常排放到胆道就会逆流入血,使血清直接胆红素偏高。
因此,出现血清直接胆红素偏高之后,首先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找出病因,并且做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检查出是因体内乙肝病毒活跃导致肝脏受损,进而引起的血清直接胆红素偏高,则说明乙肝病情处于相对活跃的阶段,需要及时的进行抗病毒治疗。
2、乙肝抗病毒治疗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以尽快控制病情。武汉京军肝病研究院多年来医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根本,不断加强医院医疗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医生职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体化和规范化的医疗服务,先后为省内外许多例肝病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