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再谈太极拳的发劲过程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28     浏览:256    


学内家拳的人都十分关心如何发劲。在太极拳界,曾有“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就是说有的许学了数十年也不明白发劲的过程,也不会发劲。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公园里常见到,包括许多热热闹闹地教拳的人,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实际上很难做出整劲来。这说明,他们还不十分理解何为内劲。在过去老师十分保守的情况下,人们若想探知内劲的根本,是难上加难。


根据我本人练拳、教拳、推手的体会,我觉得,发劲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但练习发劲却是十分简单的。关于太极拳的发劲过程,我已经写了一篇文章《太极拳的发劲过程》[1],现在对发劲过程重新做较细致的叙述。


先说发劲的人体运动机理。


太极拳的发劲过程时间很短,也许只有零点几秒。有人说,他能一秒内发出七拳,那他的发劲速度就是1/7秒,也就是0.14秒。有人说他的发劲程度是一秒内十拳,他的速度就是1/10秒,即0.1秒。到底有没有这么快,我没有做过,但发劲总是有速度的,而且不同的人速度是差别的。


发劲和正常柔化的动作相比,它的表现是刚的,它的速度是快的。实质上,它和柔化的做法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动作的时间很短,速度很快,人们才看到它是刚猛的。发劲的速度一定要快,不快,就没有力度。不快,就容易被人破解。不快,就没有打击力度。发劲的原理和拉弓射出箭一样,和开枪射出子弹一样,速度越快,打击力度越大。如果速度不够快,即使是子弹或箭头体积很大,打击的力度也不一定很大。一次发劲过程,时间是很短的。若时间太长,就像刚睡醒的人伸懒腰一样,很容易被对方所制服,这在推手中是十分危险的。发劲的过程,符合力学上的做功原理,速度乘以质量等于做功的功率,也就是表现出来的做功的能量。


发劲,一定要掌握时机。如何时机不合适,就不能发劲,此时一定要柔化。什么是发劲的时机呢?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化”。把对方的力化掉了,就是我方发劲的时机。若对方发劲,我方也发劲,双方力点相向,时间相同,就是“顶”了,这是我们在太极推手中所要避免的。


发劲的过程虽然时间很短,却可以分解为区分为前后顺序相接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意在手先,意在劲先。


书法上 卫夫人讲过,写字要意在笔先。太极拳的发劲,首先是意要在手先,意在劲先。先要看清对方的运动轨迹,及时调整好了自己的运动轨迹。没有这个意,不可能有太极拳运动。太极拳运动是一种知觉的运动,就是要先知,知道对手,知道自己,然后才能有自己的运动。


第二环节:气动神明。


有了意,也就是有了动作的方向、速度、距离等目标,随后就是气动和神明。气动和神明是并行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是同时发生,没有先后。一方面是气动,另一方面是神明。气动,是呼吸之气,在瞬间是快速地深而短促的呼吸。是深呼吸,即是腹式呼吸,却又是短促的,不是深细匀长的。神明是眼睛要发亮,表现出似乎要爆炸的一种精神状态。


第三环节:身体伸缩


气动引导身体进行伸缩,这是发劲的第三个环节。这个环节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丹田发劲。根据对方动作,作好了自己运动轨迹的决策,在呼吸之气的引导下丹田发劲。丹田突然一紧,突然一松,也就是突然一放,身体随之缩而又张。不是手动,不是腰动,不是腿动,而是丹田在发动。


第二阶段:身体紧缩。随着吸气,丹田发硬,身体向内紧缩。


第三阶段:身体张胀。随着呼气,丹田突然松开,身体向外胀开,张开。这个阶段,先是身体开张,也就是身体开始张开,胀开。此时重心开始由后腿向前腿转移。这一阶段相对是缓的阶段,手脚均是被丹田之力弹射而出。紧接着,身体张开,也就是身体完全张开了,此时手接触对方,前脚落到实处。手接触到到对方,重心由后腿落到前腿。手接触到对方就是形于手指,把丹田发劲引导出的身体张开而脚蹬地的力传导到对方身上。这一阶段是加速阶段,要体现出力学上的加速度。若没有速度,也就是普通的柔化运作。有了速度,才像子弹飞了枪口了样,由初速度为0,速度地提升加速度,达到打击对方的目的。实际上此时人体像拉弓射出去的箭,开枪打出去的子弹,丹田像是扳机。发劲时对于对方的打击力,强大的冲击力,其实是来自把自己的身体弹出去。自己身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就是发劲所发出来的功力。


简单来说,就是神意气力在瞬间爆发的过程,实际上细致分析仍是有时间先后的。最先启动的是“意念”,之后是气和神同时启动,最后是身体的伸缩从而产生力。力指身体发出来的整劲,内劲,柔劲,其前提是我一再强调的轻、灵、柔、整。想一下开枪击发的过程就很容易理解,先是瞄准,有了意念。接着扣动扳机,然后撞针撞击子弹底部,引爆。把子弹弹射出去,子弹飞到目标体上。


过程这么复杂,怎样练习太极拳的发劲?


实际的练习过程是十分简单的,就是我上面说过的,做到轻、灵、柔、整,加上神意气的统领,一加速即可以。先慢一点练,逐渐加速。熟能生巧,完全可以用来形容发劲的过程。

 
喜 欢

129

 
上一个:拳之法 以眼为纲
下一个:强求不到,自然而来-太极拳健身功效上身的几点表现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