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扁食的热量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17     浏览:814    

文章目录

一、扁食的热量和富含物质
二、扁食的和简介
三、扁食的营养价值和吃法
四、扁食的价格、选购、保存
五、扁食的饮食禁忌


扁食的热量和富含物质


饺子作为中国的传统特色美食,家家都有不同的做法,每个人甚至都有自己钟爱的馅料搭配。这里就以最常见的猪肉韭菜馅的饺子作为样品进行分析。


猪肉韭菜馅的饺子(100克)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比米饭高一倍,热量也相当于米饭的二倍,是250大卡。


据中外营养学家、医学家研究:饺子的总体营养成分搭配合理,人们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等各种营养成分齐全,饺子馅中的猪肉或鸡肉、羊肉、海鲜等富含优质蛋白、青菜富含多种营养素。做饺子皮的面粉含有淀粉、纤维素、糖等;常吃饺子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食的最佳标准。


扁食的和简介


饺子,又名“饺饵”,有水饺、蒸饺、煎饺等分类,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相传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在东北有句民谚:“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足见东北人对饺子的喜爱。



扁食的营养价值和吃法


饺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营养素比较全面。其中,素馅里大白菜、茴香、韭菜等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肉馅里鱼、虾、猪肉、牛羊肉可补充优质蛋白等。另外,包饺子时可以把孩子不爱吃的胡萝卜、老人容易塞牙的青菜,都用馅巧妙起来,让人不知不觉地吃下去。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调馅时肉多菜少,这样就和膳食宝塔推荐的菜多肉少的搭配比例不相符。因此,建议包饺子按照膳食宝塔推荐的每人每天250~400克谷类、300~500克蔬菜、75~150克肉类的比例搭配。


香菇鸡肉黄金饺。用鲜香菇、鸡腿肉、油菜做馅,蒸好的南瓜榨汁和面。其中,香菇甾醇可以降低血脂,而去皮的鸡腿肉热量较低、口感滑嫩、胆固醇含量低。南瓜蓉和面有助于增加膳食纤维和胡萝卜素的摄入量,提高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密度。


韭菜蘑菇猪肉饺。取韭菜500克,猪肩肉馅240克,虾仁100克,鸡蛋1个,虾皮17克,鲜蘑菇170克,干香菇20克,小葱22克,植物油75克,配面粉700克。这款饺子的馅料是一荤配两素,猪瘦肉保证了蛋白质和维生素B1的摄入,蘑菇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而韭菜中纤维素较多,有抗氧化作用,而且还含镁、叶酸等,搭配的虾皮能补钙。


胡萝卜猪肉鸡蛋饺。把胡萝卜与肉类混合做馅,动物油脂会提高β胡萝卜素的吸收率。把胡萝卜在油锅中翻炒几下,使β胡萝卜素溶解出来,再调成馅。有些人不喜欢胡萝卜的特殊味道,混在馅里,肉和鸡蛋的味道都能“掩盖”这种胡萝卜味儿,营养和口味可以兼得。


扁食的价格、选购、保存


煮过的白菜馅饺子可冷藏,没煮过的一定要冷冻才能保质。


扁食的饮食禁忌


1、少放肉多放菜。


肉类馅料尽量多搭配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蔬菜。做馅时不盲目追求“香”的口味,尽量不用的肥肉,原则是少肉多放菜。这样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或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2、油适量,盐要少。


许多人调饺子馅时,觉得只放味不够,还要加好多油。油多了,口味就有点腻了,多加盐或酱油口味是好了,可吃进去的盐自然而然也就多了。油盐吃多了,有害健康。


3、不挤菜,留营养。


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较多,用蔬菜做馅时怕馅太稀,大家都习惯把蔬菜中的水分挤出去倒掉再拌馅,这样等于把其中的营养素也给倒掉了。菜需要挤水的话,把挤出来的水分用来拌馅,防止营养的白白丢失和浪费。

 
喜 欢

446

 
上一个:比萨的热量
下一个:鳖怎么吃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