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盗汗的食疗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02     浏览:182    

文章目录

一、盗汗的食疗
二、盗汗的原因
三、如何治疗盗汗


盗汗的食疗


1、黑大豆治疗盗汗


黑大豆50克,龙眼肉15克,大枣50克,同放锅内,加清水3碗,煎至2碗,分早、晚两次服。


2、核桃治疗盗汗


核桃5~8个,去壳取核桃仁;五味子2~3克洗净,蜂蜜适量,共捣成糊状服食。每日2次。



3、龙眼人参饮治疗盗汗


材料: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


用法: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


4、黑枣治疗盗汗


黑枣50克,去核,同糯米100克煮成稀饭,可加糖,经常吃有效。



5、银耳红枣汤治疗盗汗


材料: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


用法: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


6、黑大豆、浮小麦治疗盗汗


黑大豆15克,浮小麦50克。将浮小麦用干净布包好,同大豆一起加水煮至大豆熟,吃豆喝汤。


7、猪腰治疗盗汗


猪腰1个,洗净切片,加杜仲15克,水煮后吃腰子并喝汤。



8、活泥鳅治疗盗汗


活泥鳅200克,去肠杂及头,油煎至金,再加适量水煮熟,加盐,吃肉喝汤。


9、白萝卜或雪梨治疗盗汗


白萝卜或雪梨500克,泡参100克,酌加少量水煮食,每日1次,分2日吃完,连吃15日左右。


10、甘草治疗盗汗


甘草10克,大枣5枚,小麦30克,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饮汤。每日2次。


盗汗的原因


1、更年期导致盗汗。


伴随更年期的潮热晚上可能发生并导致出汗。这是一个非常多女性盗汗的常见原因。


2、特发性多汗导致盗汗。


特发性多汗是一种身体长期产生太多的汗水没有任何可识别的身体原因。


3、感染导致盗汗。


肺结核盗汗是感染最常见的。但细菌感染,如心内膜炎的炎症心阀门),骨髓炎(骨头炎症),脓肿可引起盗汗。盗汗也是毒感染的一种症状。


4、癌症导致盗汗。


盗汗是某些癌症的早期症状。最常见的一种癌症是淋巴瘤引发盗汗。然而,有一个确诊癌症的人经常有其他症状,如无法解释消瘦和发烧。


5、物导致盗汗。


服用某些物会导致盗汗。抗抑郁物是一种常见的物,会导致盗汗。从8%到22%的人服用抗抑郁物有盗汗的情况。其他抗也伴随着盗汗。物采取降低发烧,如阿斯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有时会导致出汗。许多其他物可以引起盗汗。


6、低血糖导致盗汗。


低血糖会导致出汗。人正在胰岛素或口服糖尿病物可能伴有出汗的夜间低血糖。


7、激素紊乱导致盗汗。


出汗或潮红可能是几个激素紊乱,包括嗜铬细胞瘤、类癌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


8、神经系统的情况导致盗汗。


罕见,包括自主神经条件反射失调,创伤后脊髓空洞症,中风,自主变可能会导致出汗增加,可能导致盗汗。


如何治疗盗汗


1、治疗盗汗要劳逸结合


在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治疗盗汗的饮食禁忌


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居住环境也要注意


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治疗盗汗要保持干燥


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


5、重症盗汗要加强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喜 欢

69

 
上一个:什么食物是碱性食物
下一个:三七粉泡水喝的功效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