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理气消胀的食物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9-27     浏览:162    


一、理气消胀的食物


1、山:人称“神仙之食”。《本草纲目》里说:“山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能补肺、脾、肾,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它不热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后,不用担心腹胀、便秘等困扰。



2、土豆:因为对人体有诸多益处,土豆又被称为“地下水果”。土豆补益胃气的功能突出,此外还具有益气解毒、润肠通便、减肥降脂、活血消肿、益气强身、美容和抗衰老等功效。土豆含有丰富的钾、钙、铁、镁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豆食品风靡世界,这和它自身丰富的营养价值不无关系。


3、香菇: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荤”的美称。对于气血亏虚、经常乏力的人有调理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蘑菇可以益胃肠,化痰理气。”


4、小米:小米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常作为妇女产后的滋补食品。研究表明,小米中的维生素B1、无机盐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粥熬好以后放置一会儿,粥的最上层会凝聚一层膜状物,这就是“粥油”,它有保护胃黏膜、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


5、板栗:板栗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补肾强筋、抗衰老等功效。板栗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板栗中钙含量很高,是优良的补钙食品,对防治骨质疏松有良效。


二、理气消胀的穴位


1、太白穴


如果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刚吃一点就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有想呕吐的感觉,不妨在平时多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它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另外,常按太白穴还能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感。


2、内关穴


专家介绍内关穴属心包经,除益气安神,还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常内关穴,对缓解胃部胀气有一定作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具体来说,就是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除了强壮身体、调节机体免疫力,还有调节脾胃的好处。


此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要缓解胃胀气,按揉此穴的同时,向上方使劲儿,效果会更好。


4、背部腧穴


其实这是一类穴,即背部的肝、胆、脾、胃腧穴,缓解胃部胀气的效果更明显。不过时,要借助家人的帮忙。


另外,胃胀气时还可以伸伸懒腰,牵拉一下胃,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部胀气。


三、胀气的饮食禁忌


1、油炸食物。油炸的食物,通常都是将一样事物裹在面糊中然后进行深炸,也就是将食物变成了一种对于消化道来说有点硬的食物。经过了油炸之后的食物都变成油腻而且高脂肪的食物,这两样物质对于腹部来说都是有害的。如果本身肠道有炎症的话,吃了油腻的食物之后,容易引起恶心或者腹泻的症状,所以建议容易胃胀气的人应该尽量少吃油炸的食物,例如炸鸡块、炸薯条等等。想吃鸡块吃得比较健康的话,那么不妨可以改变一下烹调的方法,改成用面包糠或者焙烤的方法来进行烹调,相对的会更加的健康。


2、辛辣食物。辛辣性高的食物会扰乱食道,同时也会引起胃胀气。味道较辣的红辣椒,吃进去之后如果有烧心的感觉的话,建议可以喝一点的乳酸降低辣度,容易对胃产生一定的性,引发胃胀气问题。建议胃部健康有问题的人最好少吃性重、辛辣的食物,以免对胃部产生进一步的。


3、巧克力。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单纯的吃巧克力就会引起胃胀气的问题,适量的吃掉巧克力其实对于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处。重要的是不要过量食用,过量食用不但会有肥胖的问题,同时还会导致胃胀气。巧克力会导致下食道括约肌放松,从而引起胃酸倒流的问题,尤其是患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不要吃巧克力,即使只是一小块也有可能会引起问题。


总之,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讲的一些有关胀气的食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喜 欢

87

 
上一个:清热泻火的食物
下一个:怎样预防乙肝患者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