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急救常识 > 

家长课堂:宝宝误服物怎么办?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6-02     浏览:245    


吃错或者将外用当作口服,都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若能及时正确处理,往往可以得救;若处理不当,还可留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小孩子本身抵抗力没有成年人强,一旦发生吃错的情况,又往往叙述不清情况,是家长最着急的事情。孩子自己随便把带有甜味和糖衣的物当成糖果吃,有的把有鲜艳颜色、芳香气味的水剂物、化学制剂当成饮料喝等都可能导致中毒,这大多是由于家长将品随意放在桌柜上、枕边或小儿容易拿到的抽屉里造成的。近年来临床有关统计表明,在儿童物中毒的病例中,由于家长错误用导致的也占了相当比例。鉴于误服物危害之大,为了防患于未然,有小儿的家庭,应当妥善保存所有品,最好放在高处或加锁保管。


但是一旦家长发现孩子真的误服了物,我们却一定切莫惊慌失措,更不要指责打骂孩子,否则孩子哭闹,更不利于说象,还会拖延时间。这个时候,家长要特别牢记四个处理原则: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家长首先要尽早发现孩子吃错的反常行为,如孩子误服安眠或含有镇静剂的降压,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一旦发现此类异常,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物是否被孩子动过。其次,家长要尽快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物,服时间大约有多久和误服的剂量有多少,及时地掌握情况。


确认孩子吃错了,在送医院抢救之前,应先做初步处理。催吐和更进一步的洗胃是两种主要的应急措施。催吐可用手指咽部,使物被呕吐出来,胃部内容物少者,不容易呕吐,要让其喝水,而且催吐不能套用土办法,让其喝盐水等带辛辣的汤水。一般体重一公斤给喝10 ̄15毫升。成年者喝水后可用手指舌根部引发呕吐。对于小孩,可以将孩子腹部顶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让头部放低。这时再将手指伸入孩子喉咙口,轻押舌根部,反复进行,直至呕吐为止。如果让孩子躺着呕吐的话,要侧睡,防止呕吐物在堵塞喉咙,吐后残留在口中的呕吐物要即时清除掉。


鉴于误服物不同,我们也要相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误服一般性物,剂量较少


如普通中成或维生素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


误服有毒性,或副作用大的物,且剂量较大


如误服、安眠等,则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送医院,家长就必须迅速催吐,然后再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催吐和洗胃后,让孩子喝几杯牛奶和3~5枚生鸡蛋清,以养胃解毒。


误服了癣水、止痒水、驱蚊水等外用品,应立即让小孩尽量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沉淀及解毒作用。


若是误服了有机磷农中毒,呼出的气体中有一种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误服腐蚀性较强物


具有腐蚀性的物可引起胃穿孔,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这段时间内,要由有医疗常识的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误服来苏儿或石碳酸,不宜采用催吐法。可以让孩子喝大量鸡蛋清、牛奶、稠米汤、豆浆或植物油等,上述食物可附着在食管和胃黏膜上,从而减轻消毒水对人体的伤害。


如果误服的是强酸、强碱等物,也不宜采用催吐法,以免使孩子的食管和咽喉再次受到损害,可先让他喝冷牛奶、豆浆等,对于误服强碱物还可以服用食醋、柠檬汁、桔汁等;误服强酸,则应使用肥皂水、生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此外,对服后已失去知觉或兼有抽搐的孩子,也不宜采用催吐法,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误服碘酒等,则应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误服物不明


可用木炭或馒头烧成炭研碎加浓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解毒作用。


特别提醒: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已或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不能进行催吐,以防窒息发生。如果孩子丧失意识或者出现抽搐时,也不宜催吐。而且,一定不要忘记在送往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物或瓶带上,让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最后,给家长一个小秘方,在医院给孩子采取了急救解毒等治疗措施后,孩子逐渐康复中,可以用绿豆100克、甘草20克,煎煮30分钟,服汤有助于可解余毒,帮助康复。

 
喜 欢

117

 
上一个:身体7种“无痛”是癌变信号
下一个:脑出血的预防与急救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