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 

养生常识 这么多年竟不知用错了杯子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3     浏览:5718    


杯子,大多数被用来喝茶、喝饮料喝酒等等,但是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杯子都可以随便用的。杯子的用法要根据不同的液体来决定,那么你知道杯子的正确用法吗?知道这么多年竟用错了杯子吗?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个杯子吗?能有多大的害处,不信的朋友,不妨来仔细的了解一下。


这么多年竟不知用错了杯子


今天我们就来对各种杯子一一揭秘!


陶瓷杯


陶瓷杯分为两种。


第一种:无彩釉涂染的、内壁无色。


无彩釉涂染的陶瓷杯,尤其是内壁要无色,也是喝水的首选。这种杯子不仅材质安全,能耐高温,还有相对较好的保温效果,喝热水或喝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种:五颜六色的。


你的水杯上有漂亮的颜色、可爱的图案吗?如果是,赶快换掉吧。陶瓷杯上那些五颜六色的的图案,其实是一种颜料,可能藏着安全隐患。


尤其内壁涂有釉,当杯子盛入开水或者酸、碱性偏高的饮料时,这些颜料中的铅等有毒重金属元素就容易溶解在液体中,人们饮进带化学物质的液体,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陶瓷杯总结:最好用无彩釉涂染的!


不锈钢杯


不锈钢杯属于合金制品,使用不当会使其中所含的重金属物质释放出来,危害健康。在日常使用中,用不锈钢杯盛普通水倒问题不大,但不要装酸性饮品,如果汁、咖啡、碳酸饮料等,因为容易析出重金属物质,这样即使再用来喝普通的水也不安全了。


清洗不锈钢杯时,切勿使用强氧化性的苏打、漂等,这些物质也容易与不锈钢起化学反应。


不锈钢杯总结:盛普通水问题不大,但不要装酸性饮料。


玻璃杯


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可是最健康的。玻璃杯在烧制的过程中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当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饮品的时候,不必担心化学物质会被喝进肚里去。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细菌和污垢不容易在杯壁孳生,所以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健康、最安全的。


玻璃杯总结:喝水最安全!


塑料杯


塑料杯也是不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塑料中常添加有增塑剂,其中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用塑料杯装热水或开水的时候,有毒的化学物质就很容易稀释到水中。


并且塑料的内部微观构造有很多的孔隙,容易隐藏污物,清洗不净就会容易孳生细菌。所以,在选购塑料杯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级塑料所制的水杯。


塑料杯总结:装热水容易析出有毒物质。


搪瓷杯


搪瓷杯是经过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搪化后制成的,不含铅等有害物质,可以放心使用。


虽然搪瓷杯含有的金属物质比较稳定,但在酸性环境下有可能溶出。因此,最好不要用搪瓷杯长时间盛放橙汁等酸性饮品,不然再盛普通的水也会含有金属物质。此外,搪瓷杯磕碰后表面易破损,会析出有害物质,应果断淘汰。


搪瓷杯总结:比较安全,但不要长时间盛酸性饮品。


一次性纸杯


一次性纸杯只是看起来卫生、方便,其实产品合格率无法判断,是否干净、卫生,用肉眼也无法辨识。


有的纸杯生产厂家为使杯子看上去更白,加入大量荧光增白剂。而就是这种荧光物质可使细胞产生变异,一旦进入人体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而且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还是应该尽可能少用一次性纸杯。


一次性纸杯总结:健康隐患多,而且不环保。


最后总结


1、最安全的是玻璃杯、无彩釉涂染的陶瓷杯。


2、最不安全的一次性纸杯、塑料杯、五颜六色的陶瓷杯。


3、要注意的别用不锈钢水杯、搪瓷水杯,喝咖啡,橙汁等酸性饮料。


结语:所以说,知道一些养生常识还是非常重要的,至少知道科学喝水该用什么样的杯子,知道杯子的正确用法,不至于连杯子的用法都不知道,当然,如果有条件的朋友还是请注意一下,不要长期使用同一个杯子喝不同的饮料。

 
喜 欢

380

 
上一个:夏季养生 这4件事千万做不得
下一个:隐藏在生活中这些物品会致癌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