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男性健康 > 

男人补肾可以吃9种食物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3-26     浏览:428    

男人补肾可以吃9种食物


芡实


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也”。《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wuyi洛在《本草从新》中亦云:“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滑精。”古代不少治疗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胡桃仁


能补肾固精,为滋补强壮食品,肉能润养,皮能敛涩,故肾虚者宜食之。明代医家缪希雍说:“胡桃能入肾固精”。清?黄宫绣亦云:“胡桃涩精固肾。”《普济方》中记载:胡桃治“水弱火强,精自溢出。”这又说明对于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者亦宜。《御院方》中介绍:“胡桃一味,勿去黄皮,空腹食之,最能固精。”


白果


又称银杏,对者宜蒸熟、炒熟或煨熟食用。明?李时珍曾说:“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本草再新》认为,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民间常将白果作为治疗的食品。如《山东中》中载:白果“治,遗尿。”


《湖南物志》中介绍:“治: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中国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的经验有二,一是用白果仁10克,炒后入水煎,加糖,连汤食之,或炒燥研粉服。二是用生白果仁2~3粒,研末,另取鸡蛋1个,开个小孔,将白果末塞入鸡蛋,以纸糊封,于饭锅上蒸熟,每日吃蛋1~2个。


莲子


性平,味甘涩,能养心、益肾、补脾、固涩,体虚之人均宜食用,尤其是心肾不交而者,食之更佳。正如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说:“莲肉清心固精,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所谓“君相火邪”是指心火肾火,心肾不交而言。


《玉楸解》中亦云:“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便溏,极有良效。”清代名医王孟英也指出:“固下焦,已,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著奇勋。”古代用以治疗“心肾不交而”的清心莲子饮和瑞莲丸,治“泄精”的莲肉散等,均是以莲子为主的名方。


莲子心


为成熟莲子种仁内的绿色胚芽,民间常用以泡茶饮,有清心火,止的作用,对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患者,食之最宜。如《随息居饮食谱》所云:“莲子心敛液止汗,清心安神,止血固精。”《温病条辨》中亦说:“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这正是莲子心交通心肾的解说。《医林纂要》还介绍一法:“治:莲子心一撮,为末,入辰砂一分。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二。”这更增强了清心去热的作用。


莲须


又称莲,为莲花的雄蕊。性平,味甘涩,有清心、益肾、涩精的作用。适宜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型者泡茶频饮。如治“梦泄”的固精丸,治“精滑不蔡”的金锁固精丸等皆用之。明代医家李时珍说:“莲须甘涩,清心止血,通肾固精”,可治“男子肾泄。”《本草经疏》中也认为莲须“治精滑最良”。


柏子仁


性平,味甘,有养心、安神、益智之功,对于劳心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心神失养,怔忡惊悸,健忘之人,经常食用,有宁心定志,补肾滋阴的效果。著名古方“柏于养心丸”用于遗泄之证,就是以柏子仁为主。所以,明?李时珍称赞说:“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者,均宜常食多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利丈夫,助阴力。”《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助五脏,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亦云:“山,本为食物,且其性涩,能治不禁。”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豇豆


性平,味甘,其功有二,一是健脾,二是补肾,凡肾虚者宜食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生精髓。”现代《四川中志》中亦载:“豇豆滋阴,健脾胃,治肾虚。”

 
喜 欢

170

 
上一个:每天三招锻炼法 提高男人性能力
下一个:体虚的男人如何进补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