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 

老人蹲厕时潜伏着哪些隐患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3     浏览:1581    


心脑血管意外


因为排便时需要屏气和收缩腹肌。屏气时肺、胸、腹内压力明显升高,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严重时会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屏气结束时肺、腹腔压力突然降低,又会使回心血量突然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突然增高。因此过分用力排便可能会使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梗塞、眼底出血、脑中风、蛛网膜下腔出血、夹层动脉瘤破裂,乃至猝死。为了防患于未然,老年人一定要警觉排便是否顺畅,必要时要使用一些润肠通便药。脑中风及心肌梗塞恢复期的病人,不宜单独蹲厕,须有家属监护。


有些老年人习惯蹲厕吸烟,殊不知烟中的尼古丁可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且烟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会大大削弱血液中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一边吸烟一边屏气排便,常常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病的几率。


性低血压


厕所蹲坐如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的快速站立,容易诱发由于改变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生头晕、眼花、摔倒,所以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


骨关节障碍


老年人常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于膝关节软骨表面被和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常会使老人出现下蹲困难。所以老年人宜选用坐便器,如条件不方便可自制或买一坐便凳。


痔疮


长期便秘、腹泻、久蹲,可引起腹内压增高,致使直肠下端或肛管皮肤下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曲张成团形成痔疮。有些老年人习惯在厕所看书报杂志,这无意中延长了蹲厕时间,诱发或加重痔疮。


肛裂


蹲厕时,如大便干燥、粗硬,直径超过肛管扩张的最大限度时,硬行屏气用力,肛管皮肤易被撕裂而导致肛裂。肛裂被反复感染后又可形成慢性溃疡。老年朋友患上肛裂后,括约肌会发生痉挛性收缩。预防的方法是注意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撕裂肛管。大块不易排出时,可稍微用力向上托按后部,或使用一些润滑剂,如甘油开塞露、或泡软的小块肥皂等。有肛裂者排便时,可用手垫、手纸托住肛裂处。疼痛剧烈时可热敷局部,缓解痉挛。久不愈合的重症肛裂应该手术治疗。


肛管直肠脱垂


又称脱肛,表现为蹲厕时直肠全层或直肠粘膜暂时性脱出于外。此症一般只见于身体瘦弱、内脏张力低下者,多与长期有便秘与持续性的腹压增加有关。此症初期表现在排便时有色泽红润的直肠粘膜脱出,但便后可自行回缩。随着病情的发展,在稍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直肠脱出而不能自行复位的现象。此时应用温水将其洗净,用软毛巾轻轻托起帮助回纳 。患者不宜蹲位排便或避免蹲厕时间过长,排便不宜用力。每天收缩数百次,可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


脱垂


老年女性要注意蹲厕促发脱垂。由于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分泌不足,盆腔肌肉萎缩,弹性下降,支持的韧带弹性也降低,造成整个盆底组织松弛无力,失去支撑而容易向下脱垂。对于有明显内脏张力低下、身体虚弱的患者,蹲厕时间过长可促进脱垂的发生。此时可感觉小腹坠胀、疼痛;症状严重时,会发现内有异物脱出,尤其是长期便秘者应格外当心。防止的办法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蹲厕时间过久。如有颈脱出,应于便后将其慢慢回纳,及时请医生治疗。


尽管老年人蹲厕有诸多隐患,但是这些隐患是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某些疾病密切相关的,因而加强预防常可以避免或减少便秘等。


有便秘的老年朋友,应加强锻炼、多饮水、多吃些粗粮。少吃或不吃可诱发便秘的食物,如煎炒食品、栗子等。如采用了多种方法,效果仍不理想,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些润肠通便药。应注意的是,有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便秘,就医时应主动交待病情并多咨询医生。


总之,老年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和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预防蹲厕的隐患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家属也应细微地关注他们一天中吃、喝、拉、尿、睡。这样,蹲厕所造成的生命险情和痛苦就可大大地减少或避免。

 
喜 欢

104

 
上一个:皮蛋瘦肉粥老人不宜多吃
下一个:捏脊疗法能帮助老年病康复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