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 

大学生的自卑感从何而来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16     浏览:288    


作为大学生来说,新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即是快乐的也是陌生的。其中有一些学生常常会有自卑的情况。在入学的第一年里,许多大学新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种自卑心理的煎熬。从产生原因来看,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包括心理的失衡,心理准备不足,学习上的不适应,还有性格的内向造成的。


心理失衡


大学新生,都是中的优胜者。从简历来看,全国每所大学的新生中左右都有着值得骄傲的过去。在他们当中,有各级各类的三好学生,也有各种各样学科竞赛、体育竞赛的优胜者。周围人们的夸奖、羡慕,使他们颇有几分优越感,自视为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设想,踌躇满志地走进了大学。然而,他们绝大多数人很快就发现,这里“高手云集”、“强手如林”,相比之下,自己不再具有昔日出类拔萃的“尖子”地位,而成了不引人注目的普通一员,有些新生甚至发觉自己已由“鹤立鸡群”的地位降格至“鸡立鹤群”的窘境。


此时,他们的优越感和自豪感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心里充塞了难以言述的失落和焦虑。今昔地位、身价的矛盾冲突, 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我。有些人不服气,暗暗下决心自强不息,以重新争回往日的尊严;有些人则可能由于过去盲目自信、自负而转为自卑、自弃。


心理准备不足


许多新生自卑感的产生,也与他们对适应大学的新环境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有关。他们过去在中学里的“尖子”地位,使他们自视颇高,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一些,并认为到大学后依然会像在中学一样成为班上的学习尖子和主要。但别的同学在中学时也是佼佼者,甚至许多人比他们更为突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进入大学后成绩不能在班上继续名列前茅,甚至还会暂时落后。由于对这些情况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一旦学习成绩落后、社会地位下降,他们在心理上就觉得难以承受,以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从原来的“自我感觉良好”走向“自我否定”的极端。


学习上的不适应


学习成绩下降或落后,是导致大学新生自卑的直接因素之一,但是其原因并非他们才智不如他人,而是学习方法不适应大学的要求。许多大学新生由于习惯了高中时由老师“抱着走”的学习方式,因而对大学里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方式感到极不适应。大学老师上课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不像中学老师那样对学生“关怀备至”;大学老师讲课是提纲挈领,速度极快,且并非完全依照教科书,根本不像中学老师那样按部就班,一一提示重点难点,以致他们连听课、记笔记都难以兼顾;大学老师课后常给学生开出一列参考资料,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消化、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他们不善于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也不善于自学,要么找不到参考资料,要么看后头绪茫然,不得要领;大学里的课时相对较少,许多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支配,而他们面对这大量的自由时间却不知该如何支配,常常有一种无事可做的空虚与无无聊。


因此,许多在中得高分的新生,在入学后必然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或落后的现象。但是,他们未充分认识到这是因为自己学习方法不适应大学的要求,而错误地认为是自己才智上的问题,以致在心理上感到有沉重的压力,产生如履薄冰、不知所措的自卑心理。


性格内向


在大学新生中,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向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往往认识不足,而且常常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结果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人,越比越泄气,因而容易产生自卑感。性格内向的人,也喜欢反省自己,对自己的不足有较多的了解,因而对自己要求较严,总是力求自我完善,以致往往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形成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使自己越来越自卑。性格内向的人,虽然渴望成功,但是又常常担心“我不行”,因而在学习和交往中总是会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不敢放开手脚,以致限制了能力的发挥和良好结果的取得,而这反过来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有形无形地印证了他们消极的自我认识,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并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喜 欢

133

 
上一个:学生从众心理的作用
下一个:4招帮孩子解决学习障碍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