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 

新生儿败血病能够治好吗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06     浏览:516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病情险恶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极易发生感染,发生感染后很难局限而导致全身广泛炎性反应,病情进展较快。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但也可为霉菌、病毒或原虫等其他病原体。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


败血病可以治好吗


一、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


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强心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二、抗菌治疗


1、抗菌物应用原则:


(1)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物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在尚未获得细菌学和敏结果的情况下,要争取时间,先凭临床经验选择用。待结果回报后,再结合临床表现及前期治疗反应予以调整。


(2)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物联合应用(三联或四联应用的必要性不大)。


(3)对致病菌应是杀灭,而不是一时抑制,故抗菌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分次静脉点滴投予,疗效宜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数天。有迁徙灶者,除局部治疗外,全身用也应酌情延长。


2、抗菌物的选择:


(1)葡萄球菌败血症:因金葡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已达90%左右,故青霉素G对其疗效很差,而第一、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内酰胺酶的作用,对其敏感的菌株可达90%,故现常选用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首选万古霉素。


(2)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氯霉素、氨苄西林。现已普遍耐。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此类菌有强抗菌活性,敏感率一般大于90%,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及肺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故对此类败血症可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中选用一种,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也可与哌拉西林联合。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应用头孢克肟无效,以用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较好。或将上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伍用,疗效也好。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物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G-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受外界影响小,与其他类抗菌物未见交叉耐性,副作用轻,临床上也常被选用。


(3)厌氧菌败血症:常呈复数菌混合感染,选时应兼顾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常选用的物有氯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氨苄西林、拉氧头孢、头孢唑肟、头孢曲松、甲硝唑、替硝唑、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


(4)真菌败血症:本世纪50年代用两性霉素B治疗本病,该的抗真菌效果颇强,但因毒副作用大而限制了使用。此后相继出现的抗真菌有球红霉素、氟胞嘧啶、克霉唑,或因抗真菌谱窄,或因肾毒和消化道反应明显,故常以两种物联合应用,然疗效仍不理想,病人坚持长疗程有也有困难。80年代以来出现的咪康唑(达克宁)系人工合成的1-苯乙基咪唑衍生物,对念珠菌属、曲霉菌属、新隐球菌属等具有强大抗菌性,不必与其他抗真菌伍用,静脉内、还可囊内、鞘内、创面多途径给。氟康唑(大扶康)为新型类抗真菌,能特异、有效地抑制真菌甾醇合成,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能渗透至体液,有静脉及口服两种剂型。上二虽有一定毒副作用,患者尚能忍受,在监护重要脏器功能的条件下应用,现已较广泛。当真菌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时,选极为困难,杀死细菌,真菌泛滥,抑制了真菌,细菌又会成灾,大蒜注射液可同时控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宜选用之,唯作用较弱,对严重感染往往不能奏效。


三、其他治疗


1、酌情选用拮抗炎症介质和清除氧自由基的物,如抗内毒素单抗,IL-1受体拮抗剂、脱苷脱氨酶等。


2、局部治疗:对原发性或迁徙性的化脓灶,待成熟后均应及时切开引流。化脓性心包炎、关节炎、脓胸及肝脓肿在引流后局部还可注入抗菌。对有梗阻的胆道、泌尿道感染,应考虑手术解除阻塞。


3、对基础疾病的治疗不可忽略。

 
喜 欢

203

 
上一个:婴儿的脐带血有必要保存吗
下一个:9个月宝宝的成长发育指标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