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减肥 > 减肥方法 > 

肥胖危害大五大方法巧预防 预防肥胖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05     浏览:4152    


肥胖是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的现象,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还直接导致了身体疾病,下面百红鸟健康网跟大家一起了解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肥胖危害五大方法巧预防 预防肥胖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肥胖的危害


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这是因为肥胖者的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发病也较多。


易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容易使许多关节病变,比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等,最终导致疼痛。


对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而肥胖者则因体重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却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加上肥胖者的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因此肥胖者往往容易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比如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另外肥胖女性还会因卵巢机能障碍引起。


影响劳动力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容易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而严重肥胖的人则会行动迟缓,行走活动有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同时也因这种原因,肥胖者还会容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


肥胖危害五大方法巧预防 预防肥胖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预防肥胖的方法


1.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方式是保障我们身体健康的关键,要学会均衡安排一天的饮食,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坚持清淡饮食,少吃甜食,多吃水果、蔬果。


2.晚餐少吃,减少肥胖


晚餐吃的过多时人体就会产生多余的热量,时间长了会造成皮下脂肪过盛,身体自然会出现肥胖,所以要尽量避免晚餐大吃大喝。


3.养成晚锻炼的习惯


老话说的好:“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可见饭后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晚饭后进行适当的身体运动,可以使体内脂肪氧化消耗,长期形成习惯,自然而然减少肥胖的产生。


4.保持充足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加,人们睡眠的时间就会减少,睡眠的质量也就会降低。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生物钟的进食循环,并导致人体对进食产生错误判断,不知不觉中就吃进了多余的热量。


5.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情绪稳定


良好的情绪是保持人体内部系统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条件,而生理系统的正常运转是人体结构包括肌肉保持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调节并有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肥胖危害五大方法巧预防 预防肥胖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预防肥胖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1.充分咀嚼后再吃:细细品尝,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咀嚼得愈久,饭后的能量消耗就愈高。


2.花点时间慢慢吃:用餐时间若没有超过20分钟,脑部不会发出饱足信号。所以要悠闲地进食。


3.吃饭时把电视关掉:边吃饭边做事“是饮食过量的原因之一。用餐时间要专心吃饭。不妨和家人以及朋友好好地聊聊天。


4.饭后要立刻转换心情:用餐完毕后,要立刻收拾餐具。别让食物一直摆在眼前,这点很重要。


5.一天三餐,规律地进食:规律的饮食生活,能减少体脂肪。避免拉长两餐间的时间以及在深夜进食。


6.不要陪别人吃饭:若是家人的用餐时间各有不同,在一旁陪着他们,很容易便会多吃好几餐。请拿出你的意志力来!


7.限定吃饭的场所:限定好“只在客厅用餐和吃点心”。如此一来,平时在无意间所吃的零食便会减少许多。


8.留下剩饭:处理剩菜是主妇发福的元凶,特别是外出用餐,菜量很多时,要记住拿出勇气,留下剩饭。将剩菜往肚里塞,是最坏的情况。

 
喜 欢

276

 
上一个:减肥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不要被自己的坏情绪打败
下一个:为什么你的脸越来越胖 掌握这些瘦脸方法让你变成巴掌脸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