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症状
1、全身症状
起病急,开始即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多有弛张性高热,可达39~40℃,有时并发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可有头痛、呕吐等脑膜症状,患儿烦躁不安,严重者可有谵妄、等败血症表现。追溯病史,有的曾有感染灶。
外伤引起的急性骨髓炎,除有严重并发症或大量软组织损伤及感染外,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感染较局限,少有发生败血症,但应警惕并发厌氧菌感染的危险。
2.局部症状
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惧怕移动患肢。患儿常将肢体置于保护性姿势,以减轻疼痛。患部皮温增高,有深压痛,但早期可无明显肿胀。数日后,局部皮肤水肿、发红,为已形成骨膜下脓肿的表现。脓肿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后,压力减轻,疼痛缓解,但软组织受累的症状明显,局部红、肿、热,有压痛,并可出现波动。脓液进入骨干骨髓腔后,整个肢体剧痛肿胀,骨质因炎症而变疏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二、诊断
在诊断方面应解决两个问题,即疾病诊断与病因诊断。诊断宜早。因X线表现出现甚迟,所以不能以X线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对有条件者可争取行MRI检查。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为综合性诊断,凡有下列表现者均应想到有急性骨髓炎的可能:
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
2.长骨干骺端疼痛剧烈而不愿活动肢体。
3.该处有一个明显的压痛区。
4.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局部分层穿刺具有诊断价值。
5.病因诊断在于获得致病菌。血培养与分层穿刺液培养具有很大的价值。为了提高阳性率,需反复做血培养。
6.X线表现为局部骨质稀疏、骨膜反应、骨质。由于骨质征象多出现在发病2 周以后,所以X 线检查对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帮助不大。国外学者认为X 线可显示出软组织肿胀,但至少10~ 14 天局部骨质或有骨膜反应时才可能出现。
7.骨扫描早期诊断阳性率高, 可显示局部核浓染。99m Tc 扫描可使90%~ 95% 的患者在病后24~ 48 小时确诊。有人建议,对疑诊本病患者不仅应拍X 线平片、行骨扫描检查,对需要手术引流(包括脊柱或骨盆感染)、病变侵袭到骨干的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48 小时无效者,还需要行MR 检查。
应该在起病后早期作出明确诊断与进行合适治疗,以避免发展成慢性骨髓炎。据文献报道,在发病后5天内即作出诊断与进行合理治疗,可以减少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转变至慢性阶段的机会。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并发症,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并发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并发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过亡率很高(约25%),但由于近年来对此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适当抗菌物与综合疗法的应用,死亡率已大为降低(约2%)。
由于骨骼感染引起骨质,形成死骨,常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甚至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功能。常见的并发症为:
(一)化脓性关节炎
(二)病理骨折
(三)肢体生长障碍
,如骨骺,肢体生长长度受影响,患肢变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给丰富,使骨骺生长较快,患肢反而稍长。有时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四)关节挛缩及强直
(五)外伤性骨髓炎
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六)若在急性期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或细菌毒力强,可并发败血症或脓毒血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七)骨髓炎复发的危险性与感染的部位及发病后
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等因素有关:位于跖骨的骨髓炎复发率可高达50%,涉及股骨近端,胫骨近端和远端的干骺端的骨髓炎复发率为20%~30%。而腓骨远端、上肢骨与脊柱的炎症感染则预后较好,易于痊愈。儿童急性骨髓炎经治疗一年后的复发率为4%。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症状,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