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绞痛的鉴别 常见检查:血管造影、腹部平片、上消化道X线钡餐、内镜检查
缺血性肠绞痛鉴别诊断
1.胃溃疡
上腹痛多在餐后0.5~1h出现,经1~2h逐渐自行缓解,但发作有周期性,易发生在初春及秋末季,服用抗酸药及黏膜保护剂疼痛可缓解,胃镜检查可确定。
2.慢性胰腺炎
有进食后腹痛、体重减轻、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与本病相似。根据腹部B型超声检查、CT、MRCP、ERCP及腹部平片检查可鉴别。
膈下弓状韧带综合征: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1∶3。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间歇性上腹钝痛,伴恶心、呕吐或腹泻。体重减轻,消瘦和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在腹部闻及较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发病机制大多因膈下弓状韧带或腹腔神经节腹腔动脉的起始部而导致缺血。血管造影可证实受压或狭窄、远端扩张,而无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还应与胃肠道肿瘤、克罗恩病、局限性肠炎、假膜性肠炎、出血性肠炎、胰腺癌、胆道疾患、肾绞痛等鉴别。克罗恩病有些类型可能就是缺血性肠病的慢性型,特别是可找见增生闭塞性血管病变者。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缺血性肠绞痛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缺血性肠绞痛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缺血性肠绞痛一般做什么检查 缺血性肠绞痛检查
常规的血液化验可正常或有营养不良的相关记录。检查,对疑有脂肪泻者,检测脂肪球。
1.腹部平片
应作为常规,一般无特征。可排除胆囊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及梗阻。
2.X线钡剂检查
可表现小肠的单纯性狭窄;若为间断的多处纤维瘢痕,则表现为节段性狭窄,称 香肠串 征。肠系膜上动脉疾病常引起较大范围肠段病变,涉及小肠至结肠。
3.超声检查
多普勒超声可测量血管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狭窄程度、部位,显示腹腔内主要动脉内的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大小程度及部位。超声检查排除肝胆胰系统及泌尿系统疾患。
4.内镜检查
除外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胃镜检查可见胃窦和十二指肠的糜烂。
5.血管造影
诊断本病的最可靠方法,对疑有本病者行主动脉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术,确定血管狭窄闭塞的性质、部位、程度和范围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应拍侧位和前后位片。可显示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症及一些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主动脉根部1~2cm内常见动脉硬化病变,常有肠系膜2~3支动脉狭窄或完全闭塞,狭窄程度超过50%,有向腹主动脉的血液反流,同时伴有粗大蜿蜒迂曲的侧支供血动脉。有时仅看到1~2主支狭窄但无粗大蜿蜒迂曲的侧支血管,仍不能去确定诊断。临床上血管病变与症状并非一致,75%的人可有肠系膜动脉硬化的造影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无症状的老年人在肠系膜血管造影时10%~20%有明显病变。
6.张力测定法
张力测定法(Tonometry)是检测肠壁内pH(pHI)的方法。张力计是连接在一根薄硅胶管端的半透明小囊,经鼻插入肠腔,抽吸囊内液体测定CO2。肠腔内的CO2与肠壁内的CO2是平衡的,因此囊内的CO2与肠壁内的CO2也是平衡的。将囊液内的CO2分压与动脉血中HCO3-代入Henderson Hasselbalch方程式中,可求出肠壁内pHI值。这是监测细胞代谢和组织缺氧情况的很有用的方法。当肠供氧降低到临界值以下,则组织pH出现陡然下降。Poole等发现肠血流减少与pHI呈线性关系,能敏感地反映肠血流减少情况,结果可重复。餐前和餐后张力测定法测定小肠壁内pHI值为诊断肠道缺血提供了有效手段。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缺血性肠绞痛的鉴别,缺血性肠绞痛的种类分类辨别,缺血性肠绞痛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缺血性肠绞痛”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