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血糖的鉴别 常见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腺的CT检查、胰高糖素激发试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肌电图、CT、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功能性低血糖鉴别诊断
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早期的反应性低血糖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高和(或)延迟反应,在食物吸收高峰过后血中仍有过多的胰岛素以致发生低血糖,常在进食后3~5h出现。其特点有:1. 口服葡萄糖后延缓耐量试验呈耐量减低或糖尿病曲线,空腹血糖升高或为正常高限,进食葡萄糖后最初血糖正常上升,但峰值可延迟至2~3h,胰岛素分泌明显延缓,在2~4h后胰岛素分泌较正常增多,低血糖在血糖峰值后出现,2. 部分病人有糖尿病家族史;3. 葡萄糖耐量减低者有逐渐发展为糖尿病倾向。
二、胃肠手术后的反应性低血糖 胃大部分切除、胃孔肠吻合、伴有或不伴有迷走神经切除的幽门成形术等所致,有明确的病史。进食后食物迅速移至小肠,结果导致食物的迅速吸收,促进胰岛素过早分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服糖后血糖峰值迅即出现,低血糖则在服糖后2~3h出现。
三、胰岛素瘤 部分胰岛素瘤低血糖出现在餐后,易与本病混淆而漏诊。胰岛素瘤病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低血糖在服糖后第3~4h出现,且出现低血糖后,血糖仍继续下降,胰岛素释放指数增高。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功能性低血糖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功能性低血糖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功能性低血糖一般做什么检查 功能性低血糖检查
影像学检查
1.脑电图
与缺氧相似,无特异性改变,呈慢波或其他变化,长期低血糖症有脑病变者可有异常变化。
2.肌电图
神经传导时间正常,远端肌肉有去神经表现,运动单位电位数目减少,弥漫性去神经纤维,尖端及巨大运动单位放电,多相电位,比较符合周围神经原或前角细胞型变化。
3.X线检查
偶见钙化腺瘤,邻近器官扭曲或移位,胰动脉造影显示血运增加,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造影有助于病变定位。
4.CT与MRI扫描
可发现腹腔部位及胰腺部位的占位变。
5.B超检查
可发现胰腺部位肿瘤,小于1cm者容易漏诊,不如CT与核磁共振检查可靠。
6.其他
胰放射核素扫描,ECT扫描,75Se-蛋氨酸检查可发现胰腺内外的占位变。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功能性低血糖的鉴别,功能性低血糖的种类分类辨别,功能性低血糖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功能性低血糖”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