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鉴别 常见检查:血液检查、便常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沉方程K值
炎症性肠病鉴别
1.慢性细菌性痢疾
常有急性细菌性痢疾史,检查可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查取黏液脓性分泌物培养的阳性率较高,抗菌治疗有效。
2.阿米巴肠炎
主要侵袭右结肠,也可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黏膜多正常,粪检多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包裹,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血吸虫病
有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大,粪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黏膜黄褐色颗粒,活检黏膜压片或组织病检可发现血吸虫卵。
4.大肠癌
见与中年以后,经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结肠镜及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诊断有价值。
5.IBS
有黏液但无脓血,显微镜检正常或仅见少量白细胞,结肠镜检查无器质变证据。
1)肠结核
肠结核病变主要涉及回盲部,有时累及临近结肠,但不呈节段分布,瘘管及直肠周围病变少见;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2)小肠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往往长时间内局限在小肠和(或)临近肠系膜淋巴结,部分患者肿瘤可呈多灶性分布,如X线检查见小肠结肠同时受累,节段性分布,裂隙状溃疡,鹅卵石征,瘘管形成等有利于Crohn病诊断;若检查见一肠段内广泛侵袭,呈较大的压指痕或充盈缺损,B超或CT检查肠壁明显增厚,腹腔淋巴结重大较多支持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必要时可手术探察。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炎症性肠病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炎症性肠病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炎症性肠病一般做什么检查 一.炎症性肠病血液学检查
1.血红蛋白与血浆蛋白
轻型多正常或仅轻度下降,中、重型可有轻度或有中度下降,甚至有重度贫血与低蛋白水肿。Hb下降可归因于慢性炎性出血与蛋白丢失,铁及其他造血物质缺乏或吸收不良,尤其克罗恩病的回肠病变易致维生素及矿物质吸收障碍与慢性炎症有关的骨髓造血抑制等。另外,尽管患者肾功能正常,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在炎症性肠病贫血的形成中亦起着重要作用。
2. 白细胞计数
大多数患者正常。中、重型患者可有轻度升高,少数重症患者可高达
30X109/L,有时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严重者可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并有中毒颗粒,溃疡性结肠炎白细胞计数增多可能与炎症活动有关,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也可升高粒细胞。另外,治疗时应用免疫,其淋巴细胞计数可能降低。
3.血小板计数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复发时,血小板计数可以升高。相对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重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大于400X109/L更常见。但本指标并未广泛应用于炎性肠病的诊断。
二.炎症性肠病检查
1.常规检查
肉眼观以糊状黏液脓血便为最常见,重症者粪质极少,少数患者以血便为主,伴有少量黏液或无黏液。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还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急性发作期涂片中常见有大量多核的巨噬细胞。
2.病原学检查
炎性肠病病原学检查目的在于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炎症性肠病血沉(ESR)检查
炎性肠病患者活动期ESR一般均见增高。ESR一般可反映病情活动性,国外报道,缓解期患者平均ESR为18mm/h,轻度活动者为43mm/h,中度活动者62mm/h,重度活动者83mm/h。ESR改变反映了本病活动期血清中某些蛋白质浓度的改变。当血清中某些蛋白质浓度,尤其是r-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Y-球蛋白,以及血细胞比容改变时,ESR会发生变化。由于与ESR有关的血清蛋白半衰期长,若临床症状很快改善,ESR往往在临床症状缓解后数天才下降。因此,ESR不能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炎症性肠病的鉴别,炎症性肠病的种类分类辨别,炎症性肠病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