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慢性胃炎针什么穴位 1、慢性胃炎针什么穴位
主穴:肝俞、胃俞、足三里。
配穴:胆囊穴。
胆囊穴位置:阳陵泉穴下1~2寸,有压痛处。
液:黄芪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12、维生素C注射液,徐长卿注射液。上述液,任选一种,或交替应用。每次一般选2对穴位,以主穴为主,合并胆囊炎者加胆囊穴。用5毫升注射器及5号齿科针头,吸入液后,肝俞、胃俞直刺或向脊柱方向斜刺,足三里,胆囊穴直刺,至得气后,略作提插,使针感强后,推入液。其中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均为每穴1~1.5毫升;维生素B12(含量50微克)每穴1毫升;徐长卿注射液每穴2毫升。可隔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左右。
2、慢性胃炎吃什么
应减少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咖喱、胡椒粉、芥末粉、浓咖啡等均不利于胃粘膜炎症的恢复,不应食用。
对胃酸分泌减少者,如萎缩性胃炎,可给予浓肉汤、鸡汤等味道鲜美的食物,以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对高酸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者)应禁用肉汤、鸡汤以及过多的鲜味食品。可将肉类煮熟去汤后再烹制。
3、慢性胃炎怎么治疗
消除病因: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粘膜有强的饮食及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
治疗胃炎的中:脾胃虚寒型胃炎患者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慢性胃炎有何病因 1、大肠杆菌有很多种,大多无害,但有几种可引起初生婴儿的急性炎,这种感染常在育婴室中蔓延。这和奶樽消毒程序有关。
2、病毒感染往往也可引致炎及肠炎。轮形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除此之外,可引致炎的病毒还有腺病毒、肠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等。这种感染可在两天之内发病。
3、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杆菌是最常见的病菌。
4、污染的禽类、肉类及鱼类中,常可发现弯曲杆菌。这种细菌常会引起腹泻和剧烈的腹痛。
5、有毒的化学品,如砷、铅及各种杀虫剂等。若服下这些化学品,在数小时内即可发病。
慢性胃炎有何表现 1、浅表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
2、萎缩性胃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其症状亦不相。胃体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舌炎、舌萎缩。萎缩性胃炎影响胃窦时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有胆汁反流时,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于进食后即出,可伴有含胆汁的呕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有时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