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熏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1、熏艾灸的作用有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有人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2、熏艾灸的作用有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冻伤、癃闭、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3、熏艾灸的作用有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4、熏艾灸的禁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艾灸时要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
艾灸的三个阶段 1、艾灸的初级阶段
艾灸在治疗时,本身就是因为一个通过身体的反应来进行一个热感的传递的过程,也就是说,这种热感下,也会在你的身体的局部的地方上起到发散后,进入到全身的状态中的。
2、艾灸的中级阶段
当然,当你的身体已经有了一些疾病的特点后,也可以通过这些酸麻或者是发胀,以及发痛的过程等来让艾灸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治疗的。实际上,当把艾灸作用在你发病的这些局部的地方后,就会给予针对性的重视,从而加上理性的分析后,就会让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的。在这个过程下,身体的热量的传递,还是存在的。而且在特定的区域里,还会在艾灸的作用下有一种跳动的感觉,也会让有病的地方有冒泡的现象,这种的均属于正常的艾灸的过程。一般,慢人要用到的艾灸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周期也更长。而病症轻的人,则可能时间相当短,几天,就完全用艾灸治疗好了。
3、艾灸的高级阶段
当在这个阶段下进行的艾灸,就会让你的症状有一个消失的状态。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小小的局部的地方会有经络的跳动。所以,热力也会出现,以及传递的速度也变得相当快。甚至几分钟后,就会让全身受热。而过几分钟后,又让身体完全清凉。高级阶段下的艾灸,其身体的热力的传递过程是相当有会阴有规律的跳动的,让病患者会有一种自发式的腹式的呼吸,也会让全身达到清凉的过程。这个时候,如果你闭眼的话,会感觉到你来到了森林里,或者是流水中等的感觉,这证明艾灸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