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艾灸的好处和作用 1、艾灸可以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艾灸可以温通经络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
3、艾灸可以行气活血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艾灸可以温阳补虚
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5、艾灸可以回阳救逆
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6、艾灸可以防病保健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艾灸养生“三要穴” 1、关元穴
该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2、中脘穴
该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对胃部疾病的全部症状均有比较好的效果。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3、足三里穴
该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简便取穴,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常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之功效。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艾灸要谨记的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中医艾灸养生 艾灸要谨记忌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3、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5、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6、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7、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