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龙骨怎么吃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2-15     浏览:266    

文章目录

一、龙骨怎么吃
二、龙骨
三、吃龙骨有什么好处
四、龙骨饮食宜忌


龙骨怎么吃


1、龙骨鸡蛋怎么做


1.1、材料:龙骨10克,鸡蛋6个。


1.2、将龙骨研为细末,分作6份,鸡蛋打1小孔,将每个鸡蛋内放1份,面饼糊口蒸熟,每日早晨空腹服1个,连服6个。


1.3、功效:固脱止血,扶正保元。


1.4、主治:元气不固型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出血;症见出血日久,淋沥不断,出血量不多,血色或红或淡。


2、阿胶龙骨粥怎么做


2.1、材料:阿胶15克,龙骨15克,艾叶6克,糯米50-100克。


2.2、制作:先煎龙骨及艾叶,去渣取汁,后入糯米煮粥,临熟,将捣碎的阿胶放入粥中,搅匀令烊化。


2.3、用法:空腹服食。


2.4、功效:养血、止血、安胎。治血虚失养、冲任虚寒而致妊娠胎动不血等。


3、其他做法有什么


3.1、治疗失眠,余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治之,每收良效。方用:柴胡12克,龙骨、牡蛎各50克,党参、茯苓、半夏、黄芩、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各12克,桂枝6克,大黄3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3.2、治疗崩漏,余常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固冲汤治之,方用:白术30克,黄芪30克,煅龙骨、煅牡蛎各50克,山萸肉20克,白芍15克,海螵蛸15克,茜草15克,川断15克,棕炭10克,五倍子15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还可用于治疗少女不止、中年妇女血崩、上环后出血不止等病症,均能获得可靠的疗效。原书中方下记载:偏热加生地15克;偏寒加附子10克;血多阳脱加人参30克,附子10克;大怒之后血崩加柴胡15克。临床使用时可作参考。


3.3、治心虚盗汗:龙骨五钱(火煅),茯苓一两,人参六钱,莲肉三两(俱微炒),共研为末,麦门冬(去心)四两,酒煮,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3.4、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芍、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龙骨



吃龙骨有什么好处


1、镇静安神


龙骨是重镇之物,主入心、肝两经,能镇静安神,常用于心悸怔仲,失眠健忘、惊痛癫。


2、平肝潜阳


龙骨入肝经,质重沉降,有较强的平肝潜阳作用,故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以及突然晕倒,口眼斜、半身不遂之风证。


3、收敛固涩


龙骨味涩能敛,为收涩固涩之要,可用于自汗盗汗、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等滑脱证。


4、生肌敛疮


用于疮疡溃腐久不收口及脐疮流水、金疮出血等证,与枯矾各等份研末外用。


龙骨饮食宜忌


1、禁用人群有哪些


2.1、有湿热、实邪者忌服龙骨。


2.2、火盛而者忌用,误用可致尿赤涩痛。


2、有哪些适用搭配


2.1、龙骨配伍黄芪、白术龙骨收敛止血;黄芪、白术补气健脾。三伍用,有补气健脾摄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不能统血之过多、血稀色淡、心悸气短等症。


2.2、龙骨配伍牛黄、胆南星龙骨重镇安神;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胆南星清热化痰定惊。三共用,有清热化痰、安神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内扰之惊痫癫狂之症。


2.3、龙骨配伍牛膝、白芍、代赭石龙骨平肝潜阳;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白芍滋阴养血柔肝;代赭石平肝镇逆。四者合用,有补肝益肾、滋阴潜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之头目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症。

 
喜 欢

101

 
上一个:苍耳子怎么吃
下一个:川芎怎么吃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